國學與產品設計

對於中國製造之產品,嚴格說來,不是技術問題——因在中國工程師人才不難找,而往往是設計問題:產品難看也。

如何難看?以騰訊為例,其商標是一隻卡通化企鵝。卡通化企鵝能有什麼內涵?最多表示騰訊是專注於小孩。又如小米:光聽「小米」此一名稱,都知氣場不足,嚴重些,甚至只是笑柄。其他品牌名諸如「小狗」、「小鴨」、「小豬」這些,就更不堪入耳也。

因之也可見到國內不少企業,在設計產品時,起用了大量歐美人士:通常不是德國人,就是意大利人。難道國人智商、能力比不上德、意?至少在審美觀上已是,因中國那些,極其量只是市井文化。再不就如騰訊,與賣玩具、弄兒童餐、開兒童樂園無異。換言之,在產品設計上,中國確是人才缺乏;倘若工程技術方面,才不是如此也。

也許諸君會問,什麼是市井文化?例如使用粗鄙字句、低級語言,或標榜自己是鄰家大叔、大嬸之類。就如中國白酒,不論是包裝或市場定位,都像是賣大叔之情懷,而那大叔,是騎三輪車那種。洋酒則相反:賣者是優雅、氣派,和追求有層次之感覺。

中國產品因大多在外觀上,不但低端而且難看,如此一來問題就是:賣不出好價錢,因沒人會花大錢,去享受當市井小民之感覺,尤其是當出口時。而且那些低端貨,因外觀關係,整體不夠體面,讓消費者失面子。但凡國人消費最講面子,於是乎國內形成一風氣:拚命搶購歐美奢侈品,比如iPhone、LV、Gucci,甚至「瑪莎拉蒂」,因這些產品,才給到人們面子也。

從國家層面講,不僅面子問題,而在於倘國貨如此外觀,要促進這些低端貨出口,就要壓低貨幣幣值才行。這是因為如此產品,必須低價才有銷路。然而靠壓低幣值,即使出口增加,對經濟,亦有很多不良副作用。

倘把西方一套照版搬過來,不會有效提升檔次,因始終不屬中國。而中國人能找到,而又能上到大場面者,就是傳統儒學、國學那些。近年國內出現國學熱潮,其故正在此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