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中俄關係」標籤的文章

三大國之新角力

川建國與共和黨有聯俄抗中之想法,到底對中國影響大與否?至少不能說沒影響:一般評論都對美國聯俄抗中持否定看法,認為不可能實現,真是乎?恐沒那麼簡單也。 當然說聯俄抗中難實現,是從短期去看:從技術上說必須在中、俄之間發生重大矛盾、衝突時,美國才有漁人之利。這就像半世紀前中、蘇交惡甚而大打出手,中、美才有合作可能——究其實當年中、美之間皆不願站在一起,只是為求抗蘇,權宜一下也。至蘇聯解體以降,中、美之間不咬弦擺明路人皆見:直到川建國第一任,才宣告決裂也。 然與中、美不同:始終今天之俄羅斯不能與當年之蘇聯,類比也。蘇聯解體後美國還反俄,是有點思維僵化——拜登那群傳統政客,跟不上時代也。尤其在反中面前倘既反中又反俄,中、俄抱成一團,反而是美國之難題:舉例當中國靠著俄國之糧食、能源,抗美有底氣也。 共和黨就是看穿這點上,才積極調整政策:哪怕聯俄不成,至少美俄間緩和一下也。 按現在美、俄之間一大癥結在烏克蘭:川建國在阿拉斯加竟以紅地毯歡迎普京,彷彿在諂媚也;進而欺負烏克蘭——除施壓,還大肆勒索也。而事實上烏克蘭問題要解決,關鍵在美國:美國一念之差,事情大不同也。 總言之就是哪怕短期內美國不易聯俄,不等同美國沒操作空間:今天不行,不代表他朝不行也。而且只是美、俄關係緩和對美國說,究其實已足夠——屆時中、俄合作缺少緊迫感也。 按其實不斷強調美國聯俄永遠沒指望,對中國有一大弊端,那就是疏於防範:意思是,中國或對中、俄關係盲目樂觀也。而一旦如此,中、俄一有磨擦,自不然會大意,而不知克制也。始終儘管今天俄羅斯不是當年之蘇聯,敢保證中、俄交惡不會乎? 竊以為在美國外交策略如此明顯之轉向下,要如何去穩定中、俄關係,對中國,擺明是一大挑戰:比如盡可能滿足俄羅斯、普京之訴求,哪怕有多少,沒所謂也;又或當有些微爭執,盡可能小事化無——看似屈辱,考慮到美國在從中作梗,不能麻痹大意也。 有一點可以很肯定者是,中、美合作在可見未來,不可能也:尤其美國,極不欲也。美國不惜聯俄正是為避免此情景:美、俄鬧僵時原則上,真會弄至此境地也。

論美俄抗中之盲點

圖片
到底美國能否聯俄抗中?普遍都持負面看法:這些人覺得以美國長年反俄,民意難扭轉也;而且普京掌政多年,沒理由不理解美國之態度——美俄間難共贏也。 可是亦很不幸者是經過此幾年,美國反俄又反中,反導致中、俄之間常走在一起:尤其對共和黨,相當焦慮也,蓋一旦中、俄聯手反擊美國時,美國僅單打獨鬥,且其他國家像英、日、加、韓者,礙於實力所限,難助美國一把也。 竊以為美國聯俄抗中在實際上確是很大困難,然普遍之理據尚不足以解釋:主要是中、俄關係到底如何非美國所能左右。哪怕中、俄有矛盾且愈演愈烈,那是中、俄本身之間之事:挑撥離間說就容易,美國只能從中漁人獲利,處境相應被動也。 所謂聯俄主要看在一大前提,那就是美、俄同時間,與中國有矛盾也。 按中、俄之間倘是互補關係,其前提亦僅一:於中國輸出貨品之同時,俄羅斯專出石油、天然氣也。於此中俄羅斯必須甘於只做能源供應國——偏偏普京志不在此,而是欲把俄羅斯,打造成超級強國也。這明顯是與中國夢,甚雷同也:兩國同時爭著強大,彼此必諸多磨擦也。於是中、俄競爭關係,自然不可避免也。 事實上倘是產業方面,中、俄之間之重疊性,是普遍為人所忽略:舉例造車,俄車與中國車比,優勢何在哉?普通消費品亦同樣:俄貨能抬價而售乎?至於科技則更加是:上太空即為例也。俄羅斯不時顧忌國家機密流往中國:抓人時,不手軟也。 亦可以說,磨擦是何時發生之問題,可是卻不能預料——沒人能說得準也。 按美國有聯俄抗中之想法,是基於1970年代聯中抗蘇之經驗——當時中、蘇交惡,美國自能乘虛而入也。可現今能仿效乎?止至目前,中、俄之間尚未嚴重磨擦——時機不成熟也。美國只能坐等事情朝此方向發展,難以主動——不知猴年馬月也。 究其實倘美國能成功緩和、穩住美俄關係,對美國已可開香檳:只要中、俄之間不走得太頻繁,足以讓美國安心也。而這才是川建國刻下之意圖:現實局限如此,乃退而求其次也。 按中、俄關係到底如何非美國所能左右:哪怕中、俄有矛盾且愈演愈烈,那是中、俄本身之間之事,美國只能從中漁人獲利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中俄關係矛盾暗藏

圖片
於習主席訪歐回國不久,即於中南海會見到訪之普京:許多評論都說中俄關係有多好有多緊密,當真乎?彼此合作是會有——主要是抗衡美國,只是尚有另一面也。 比如當中國積極於科研,發展新質生產力時,俄羅斯會如何看?總不會樂見也:要知道俄羅斯亦是科研大國,性質與中國雷同也。舉例上太空,俄羅斯即起步比中國早——蘇聯時代已大有所成也。對俄羅斯說,中國上太空,於己有何益哉? 又如造車,俄車之競爭力幾何?歐洲車像平治、法拉利之類尚有品牌形象加持,俄車有乎?歐洲車與中國品牌競爭,尚不處同一層面;然中俄間,則另一光景也。 過去俄羅斯亦經常起訴一些人,指控他們泄露科研機密到中國:正常說,沒一國家會願意任由敏感機密外泄,蓋屆時,還能大賺專利費乎? 尚有一點為人所忽視者是,中國之科研項目中有不少是涉及新能源:對俄羅斯,同樣不樂見也。須知賣石油、天然氣,為俄羅斯出口最大宗:倘因新能源技術普及導致石油、天然氣銷情不再,對俄羅斯,誠不可承受之重也。 按以俄羅斯之國情,地處極地,苦寒無比:尤其北端儘管是海岸線,卻長年結冰也。靠自身資源豐富之優勢當資源大國,才是俄國最優解也。可是普京卻不滿足於此:他要把俄羅斯打造成一超級強國,彷似蘇聯時代一樣。如此一來面對中國,難免有所矛盾:倘靠賣資源到中國換取中國製品,尚是互補;同是做強國則不也。 特別是既要走強國之路,加大科研投入,必不可少也:中國正為此而努力,可俄羅斯同樣,彼此競爭關係,不可免也。與此同時中國亦積極經營中東、非洲、拉丁美洲之類國家,可俄羅斯亦是——彼此互搶邦交國,亦誠不可免也。 按對一國家,倘要走自強之道路,總不免會孤家寡人:從歷史看,確如是也。俄羅斯之強國路除挑戰美國外,亦殃及中國也;同樣中國夢除威脅美國,亦困擾俄羅斯也。四處矛盾,誠代價也。 舉凡國與國之關係,皆是各有難唸之經——國情所決定也。 按以俄羅斯之國情,靠自身資源豐富之優勢當資源大國,才是俄國最優解——可是普京之目標是要把俄羅斯打造成一超級強國,與中國,難免有所矛盾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