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市場發展軌跡

從《紅海行動》之成功,反映出中國之電影市場,漸走到成熟階段,觀眾之選擇,已有一套標準:並非隨便一部爛片,也可撈出票房。否則去年暑期《戰狼2》一支獨秀,又從何解釋哉?

而且不僅在電影上,《紅海行動》一定程度,乃中國消費市場發展軌跡之縮影。

按其實中國消費市場急速發展,不過乃近十年之事。在首幾年即適值金融海嘯,國內消費者數目,是爆發性般增加,且當其時,根本是市場無法來得及增加供應。於是形成現象是,任何品牌不管是名牌或野雞,皆可盆滿缽滿。在此一階段人們會看到,幾乎全世界所有企業都搶著入中國市場,彷彿不進軍中國,就會很吃虧似。

只是因如此使不少人忽略,並非所有外來品牌都適合打入中國市場,尤其是當越來越多外資湧入中國時,則於中國市場,競爭勢必激烈。在國內消費者選擇如此多下,國人必會學懂挑選。那挑選標準是什麼?當然是切合國人之口味——不合胃口,會選擇乎?

也許諸君會問,如何才合乎國人之口味?

第一,當然是此品牌,能否給國人面子——謂之面子消費也。比如買車,有平治、法拉利以至「波子」;時尚的話,則有Chanel、Dior、Gucci,以至Adidas之類;再如手機,不用想,IPhone。這些品牌本身是定位在面子消費,因之對國內消費者,會具吸引力,從而輕易打開銷路。

第二,是此品牌夠不夠「大」——不只在體積要夠大,還要大氣。《阿凡達》為例子;瑪莎拉蒂為例子;IPhone亦為例子。

第三,是能否切合國人生活習慣,就如元旦時筆者撰文指出,一些國人反聖誕,歸根究底,是聖誕節與中國固有文化,格格不入。也因此不少國人藉此機會,不斷鑽研國學,找回自己一套文化——是為國學熱潮。不合國人固有文化者,在中國市場遭國人排斥,實理所當然也。

當中國消費市場步向成熟時,以上種種就會發揮作用,不斷篩選。如此就會有些外資品牌在中國,失去立錐之地——這些品牌本身就很低端,既給不了國人面子,又不夠大氣,更非切合國人習慣。正如一系列韓資包括三星、現代、東大門衣服在內,在中國之遭遇日加難堪,根本已不是限韓令之問題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