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帶一路,歷史記憶

倘若深入去看,中國搞一帶一路,實建基於國人之歷史記憶,以及視野觀念:綜觀中國幾千年史,倘論對外,大抵是從中國向西走,經中亞、中東直達歐洲——陸路也。海路不是沒有,只是屢受國人鄙視,到晚期,甚至索性海禁也。

如此現象自有遠因:來往中、歐正常而言,選用陸路西行,才是比較直接;取道海路則要經東南亞,跨越印度洋以至非洲好望角,相當迂迴。即使近代有蘇彝士運河,幫補依舊有限也。

另一方面,受制地理環境,中國傳統海上貿易,通常面向東南亞、東北亞。只是這些國家文化上,整體不堪入目。即如東南亞一帶,群島居多,而島上土著文化,難登大雅之堂;日本,光看文字大氣不足就已明瞭;韓國則更不用說,全沒看頭。從如此貿易裡獲得到之東西,層次低,豐富不了文化內涵。故而海上貿易,難免屢遭鄙視也。

昔日有鄭和下西洋,然而勞師動眾走遍東亞,就因所獲有限,為時人所指摘。且其結果,甚至不如張騫出西域:張騫從西域所帶回之東西,確實有為中國文化,注入有益元素也。

即使今日國人亦是同樣看法:到歐洲,會發現很多奢侈品與真正藝術,能給國人面子,必買也;向東比如韓國,東大門之服裝有何特別?還有模仿韓國,製造一堆油頭粉面,對中國社會風氣,是敗壞而非貢獻——限韓令、限娘令屢被頒布,不無因也。

推而廣之反映於外交,馬克龍訪問中國,中國高規格款待;文在寅訪華,規格則差幾截;早前台灣高雄市長訪問大陸,都是低階官吏接見之,同時習近平和王毅,卻遠赴歐洲,與意、法、德談合作,講生意。

台灣對中國而言,純粹領土問題,沒有其他;至於兩邊貿易,興趣則不大矣。

在改革開放早期,中國當時沒甚選擇,故才引進大量東亞資金,同時像三星、鈴木這些次貨,在中國市場,一度呼風喚雨。然而此等現象畢竟短暫,且非常態,抵不過歷史記憶,加上國人富起來,要求越來越高,像鈴木,早就撤走中國矣。

昔日中國勞師動眾走遍東亞,所獲有限,甚至不如張騫出西域:張騫從西域所帶回之東西,確實有為中國文化,注入有益元素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