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一帶一路之偏見

一帶一路合作論壇於北京展開,其間中央電視台不斷闡述個案,說明沿線國家如何因一帶一路搞起來。很明顯,是為美、英等之質疑解畫。

按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之質疑,究其實是偏見:起碼是理解不足。比如美國說,一帶一路是虛榮之計劃:中國人的確是講面子,惟綜觀一帶一路種種舉措,顯然是利益考慮,多於講求聲威,包括中歐貨運列車、港口建設、修路,諸如此類。

以希臘為例,當地比雷埃夫斯港被中國收購時,本來一度遇阻,最後不但交易完成,港口吞吐量還翻了幾番,約四、五倍之多。此港對中國有何價值?溝通歐亞也。

又如中國於中東採購石油、建油管之類,也非面子考慮:誰都清楚,石油乃原材料和能源之本。

按其實中國作為一個大國,為生存,其視界不斷擴闊,乃正常事也。舊時英國不是擁有大量殖民地?美國冷戰時代為抗蘇聯,不也一樣全球佈局?

至於美、英等國另一指控,稱一帶一路讓歐亞小國陷入債務陷阱——無稽也。按所謂債務陷阱,究其實,是小國借錢後沒能力償還。然這是小國之問題——向中國借錢時,沒考慮過自己償還能力,也沒想到借來之錢如何運用。某些情形,甚至是虧空、中飽私囊之類。責任不能推向中國,何況小國借錢是出於自願——倘不信任中國,大可選擇不借,而中國,也從沒強迫別人借錢。

進一步講,IMF借款給小國,被小國貪走,難道是IMF之罪過乎?

按中國之全球佈局一大特點,是中國是從貿易角度看:只要大家提供一些東西交換,萬事有商量。中國之態度就彷如姜太公釣魚,願者上釣——閣下肯參與,中國無任歡迎,且不會強迫閣下。美國則嚴格上不是貿易:是要別國供養她,同時自己不事生產,不出口貨物予別國,且有時,供養甚至是強迫性——日本就是無法逆美國意,南韓也是。

美國擺明不妥一帶一路,於是杜撰理由攻擊,只是理由拙劣,近乎無稽——白宮無良材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