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與大國視野

香港人無法理解華為之另一原因,是華為一舉一動,皆超出了港人經驗。而之所以如此,主因在大國之視野:始終華為者,大國之巨企也。

按中國作為大國一個,看事情,定必講求宏觀,而非一如港人,咬著一個小點不放。看中國近年在世界各地之投資就知:除買原材料,又買礦場,買油井,再入股碼頭以至機場,凡此種種,皆全球性佈局,不是乎?倘華為要做大做強,也必作如是辦——何以華為要在全球聘用大量物理學家,及其他理工人員?蓋因華為需要良材,而要找好人才,則必須先放眼全球,才成事也。

以中國市場之大,華為僅做內需已賺到笑,惟因中國是大國,華為即使已夠大,也不得不懷野心——觀其生意布局,是由亞洲以至歐非拉美,皆一網打盡也。

香港是不可能如此:一來因地理上局限,二來資源上也不容許。按港資企業一般規模細小,且很多時,僅能幹些簡單貿易。倘在舊時,尚會代理一些歐美名牌;惟隨著時間發展,大多港資,已主力賣些日韓泰印貨,蓋港人之人脈,最多遠至東亞也。

反觀中國因夠大,人脈廣遍全球,要麼就買世界級名牌,要麼自己生產;而當生產能力去到某一程度,則自主研發也——華為正是如此也。

再看回任正非:在華為遭美國狙擊時,任非但不畏懼,且竟從容自若,彷彿勝券在握,蓋其本人,一早預料到會有如此一日,故乃事前成立部門,自家研發手機軟體、關鍵部件。倘任看事情不夠宏觀,能如此乎?而能宏觀,皆因大國人也。

倘港資學華為布局,向全球聘請大批科學家,則問題在於:目的何在也?有能力負擔乎?對生意有何助益也?何況香港,最多僅有溝通日韓泰印之能力,需要做到如此乎?另華為屢遭美國針對,換轉是港商,面對一樣遭遇,恐怕不知所措也──短視心態,必然是想著明天之事明天算,管他危機會否來。

凡此種種,皆乃開日式小車,與開大型休旅車之分別:後者駕駛要求,必難與前者比,且泊位時遇到之情形,必有異也。

因中國是大國,華為即使已夠大,也不得不懷野心——觀其生意布局,是由亞洲以至歐非拉美,皆一網打盡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