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田與華為

何以美國打壓華為倒不見華為崩潰?拿豐田汽車來比較:按豐田之所以能有今天,是美國市場養大,否則以日本市場規模,必作為有限也──鈴木為對比。

華為則不同:按華為在未壯大前就已被美國狙擊,根本上,從未真正立足美國市場。如此結果當然是華為不用受美國羈絆。何況中國本身是大市場,養華為有何難也?

過往豐田家族一見美國下馬威,馬上如坐針氈,急得撒尿;反之華為、任正非,則越受壓越神勇,一副不屈不撓姿態。

究其實制裁有效果與否,端視乎對方是何國:通常大國制裁小國,才會有效果,比如美國制裁古巴;小國制裁大國,是倒打自己——古巴制裁過哪國?敢制裁美國乎?又如日本:日本當年被美國迫簽《廣場協定》,就是沒得反抗,蓋因日本,極端依賴美國市場。

另一方面,制裁一方自身市場龐大,才有制裁能力:以美國而言,恃者,正是人人皆欲進軍美國市場。而倘被制裁一方有著龐大市場,亦是不易被制裁。中國正是:中國勝在市場規模夠大,能讓中國企業進可攻,退可守;日本,正是缺少內需作後盾也。

因之制裁實並非萬靈丹:欺負小國工具而已。小國沒條件反抗,自然無可奈何;且即使如此,亦需武力作後盾,才能迫對方就範,蓋因制裁得多,對方終必會視制裁如無物也。即如北韓,被美國制裁數十年,卻說弄核子彈就弄,美國如何阻止?敢揮軍過來乎?中、俄能不反擊?

而倘進一步說,美國動輒打壓中國企業,不讓他們做美國生意,反過來,是讓中國企業不受美國約束——反效果也。即以科技而言,美國欲阻撓中國發展科技,最有效,是多賣美國科技予中國──讓中國產生依賴也。然美國卻一禁,反是鼓勵中國獨立自主──兩彈一星是為例。何況中國科研本有基礎,不少尖端科技問題不在技術,而在市場。因有美國限制,中國科企獲得訂單之機會,大增也。

始終中國為大國,要在國際間縱橫捭闔,易過借火也。川建國就是敗在頭腦簡單,倒幫中國一把,反拖拜登後腿也。

過往豐田家族一見美國下馬威,馬上如坐針氈,急得撒尿;反之華為、任正非,則越受壓越神勇,一副不屈不撓姿態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