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製造業死穴難解

拜登上台其中一大動作是重振製造業。然能乎?不是沒人嘗試:幾年前川建國亦是作如是辦,結果一場空也。拜登會是例外?不樂觀也。

按設廠乃一種很難做之生意。此中關鍵在於成本龐大:比如人手,不能僅小貓三、四隻;機器、器材除購置時昂貴,保養、折舊亦是難題。尚有地方,要足夠大,否則難大規模生產也——廠房本身亦為成本。概言之,耗資源也。

惟負擔得起成本尚未夠:製成之貨品賣出去,有否市場?倘賣不出,則成本豈非白花哉?得要研究市場也。另工廠之員工動輒幾百,如何管理?如何協調?倘處理不好,生產進度,乃打個折扣也。

總言之,做廠賺錢說易行難:不但燒錢,尚難在如何確保盈利也。一般賺錢之工廠,主要是靠自身招牌夠響,又或,擁有一些發明專利。茲舉一例:車廠中以法拉利盈利率最高,有五成;平治次之,大約三成;普通牌子諸如豐田、福特,則頂多兩成也。

而倘是代工,即是專接大客訂單出貨那種,情形更糟:按蘋果外判予富士康,貨品每件盈利盡歸蘋果,富士康則微不足道。且富士康相比蘋果,何來品牌力哉?

換言之對美國商界,設廠,並非肯不肯之問題,成本一關難過也;且「美國製造」此一詞,是金漆招牌乎?成本高又難找市場,乃美國重振製造業之死穴也——看美國商家寧可設廠於法、德、意,堅拒設於美國,已可見一斑也。

說到底美國本就缺乏發展製造業之土壤:一來美國隔著一個大西洋、一個太平洋,有地理之隔閡;二來美國立國至今不過二百多年,文化底蘊不足,導致美國製造之產品,難以賣出好價。與此同時美國人之性格特質,亦很頭痛:按美國一向不脫英語系本色,個人主義至上,導致一集體起來,相應一盤散沙、冥頑不靈,難以協調。比如,倘一有不滿即罷工、抗議,則工廠如何運作?

美國人那種自己優先之個性,較適合從事一般貿易,或農業:按於美國,耕田靠自動化,毋須動用大批人力,且設備哪怕再貴,對諸人工,小本而已。

因之美國製造業之命運,是文化決定:自身條件不濟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