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市場綜合觀

中國市場究竟是如何一回事?有兩方面可看。

基於自身文化,國人之生活方式是自成一格。就如國人吃飯普遍較為傳統,豬肉、大豆、茶葉、蓮藕、山藥,必消耗多多也。又如國內各縣市都總有批發市場,專賣琴棋書畫。何也?傳統文化也。

很多時候舶來品,因不合國人之生活方式,在中國,碰壁也。就如芝士、咖啡、黑松露、巧克力、牛油果之類,哪能獲國人歡心?國內有家曰「瑞幸」,主力賣咖啡,在碰壁下,只能作假業績,以瞞騙股東和投資者也。

中國之情形論本質,放諸其他國家,一樣:美國人會拚命吃蓮藕和山藥?反之芝士、咖啡,就會消耗得多也。亦可作如是說:各國各處例也。

另一方面國人又極崇面子消費:最明顯例子為iPhone和LV手袋。另買房亦是:不買房太丟人也。歐洲有豪華車「瑪莎拉蒂」,因能給國人面子,乃打出名堂也。

按面子是建基於國人崇尚「禮」之傳統。而如何才是「禮」?行為要檢點也。反映在打扮、生活上,國人必講規範以合乎「禮」——慢慢乃講面子也。一般而言體積較大,或設計大氣之產品,較合乎「禮」,反之則不然:鈴木、三星就是敗在產品大氣缺缺,乃失意於中國也。

倘進一步綜合起來,中國市場大概是兩個型態:低價市場、面子消費。低價市場一般是讓國人省錢,而此中,通常切合國人生活方式。而當消費者拚命省,錢一積下來,就花在面子上也。兩種市場並非界線分明:夫省錢者,面子消費之基礎也。

消費型態如此並非中國獨有:按印度人一樣死命省錢,一到某個時候,黃金之類消費,大規模也。而哪怕是美國,其消費者於平日,多光顧WalMart也。

按中國市場在蓬勃早期,因未成熟,經常見到之現象是,什麼品牌皆被搶個清光——好奇心驅使也;至中國消費者觀念成熟,見識增加,自當知道哪些才值得搶,哪些才值高價——中國消費成型也。現在,正正是成型階段——逐漸不易混也。

中國市場大概是兩個型態:低價市場、面子消費。當消費者拚命省,錢一積下來,就花在面子上也。兩種市場並非界線分明:夫省錢者,面子消費之基礎也。(新華社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