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需與金融政策

改革開放多年常有人說中國內需不足。真是乎?那瘋搶iPhone和LV手袋,該從何解釋哉?總不會是極少數也。

事實是中國之消費市場,本就經已蓬勃,包括買房在內——買房旨在比面子也。或有人說房價貴,然對沒錢者,價一貴,必不買也,蓋總得量力而為也;而刻下中國之情形,是多貴尚有人瘋搶——具購買力者眾也。

又如買車:窮之時候,買鈴木;富起來後,嫌棄之,改捧瑪莎拉蒂也。

按中國就算民間少消費,倒非問題:消費之本質是花錢,而花錢過程中,是不會生出回報——既無盈利,又無息收。對經濟,投資、生產才是最重要者:既能產生回報,又能帶動就業。以中國而言,既一心脫貧,該把重點放在哪?不言而喻也。

企業只要有生意,員工只要有薪取,多少會有錢消費——擔心內需不足,無謂也。至於一般民眾消費多少,當然要量力而為:沒錢卻扮大款,愚昧也。

另一方面,日常生活,總得要省錢之渠道。像WalMart之類低價店,對國人,有實際價值也——如此則面子消費,有基礎也。

反映在金融方面,如何之政策才恰當?借貸予企業投資,擴充廠房增加產能,能對經濟有助;借貸予消費者購物,則不宜也,蓋此中,徒然讓人負債,什麼回報皆無——如何脫貧哉?

故謂中國官方整頓互聯網企業,究其背後,涉及經濟政策方向:比如阿里巴巴,提供貸款予人消費,對中國之經濟,糖衣毒藥也。另騰訊問題亦類似:因專做網絡遊戲,少不免會慫恿小孩,胡亂花錢。如是者,教壞小孩也。

而倘進一步看,中國應否出台刺激內需政策,答案是否定:按內需本來就已有,搞什麼鼓勵消費之政策,畫蛇添足也。另一方面,把重點放在如何減輕大眾生活壓力,才是正道:哪怕再富裕,總得要看菜吃飯也。事事講求精緻對任何國家之人們,不宜也,包括中國在內。

反映在金融上,確保貸款用於投資,抵制借貸消費,以中國之國情,才實在也。

中國應否出台刺激內需政策,答案是否定:按內需本來就已有,搞什麼鼓勵消費之政策,畫蛇添足也。(新華社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