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國體制之背景

過往歷屆奧運都是美國金牌數目最多——且大幅度多也。然今屆卻不同:賽事第一天起,美國竟什麼牌都沒;直到後來發力時,傳統強項比如游泳、田徑,金牌又少一大截——擺在過往,幾乎掃走所有金牌,所向披靡也。

而中國今屆究其實亦非有大躍進,卻竟一度為奬牌榜首位。綜觀起來,中國尚依舊靠一貫強項爭金,如舉重、射擊、乒乓球、羽毛球之類。僅靠這些即可力壓美國,關鍵似在美國自身——或是疫情影響也。

美國大概不敢相信此一事實,乃把矛頭指向中國。像《紐約時報》有篇文章《不惜一切代價:奧運背後中國體育舉國體制》,就譏諷中國之體育目標僅一:奧運爭獎也。對此中國官方撰文反擊,指美國在政策上,亦或明或暗支援運動員——賊喊捉賊也。

如何看?應當指出,國情問題也:「舉國體制」簡言之,是藉國家規劃培養選手;而與之相反是民間主導:或靠企業,或非牟利組織。

按很多國家皆有體育會(又稱競技會)——常見於歐洲諸國,一般囊括所有運動。體育會不一定受政府之資助——多數情況下,經費自負,常要依賴社會賢達出錢贊助解決。在香港也有類似機構——南華體育會也。

毫無疑問民間主導,好處是自由:一切民間作主也。當然這意味著民間責任自負——自生自滅也。尤其在沒政府此水喉下,資源受限,體育會常會側重具盈利項目,如足球、籃球——可收觀眾費也。偏門者像舉重、射擊,則一般被冷落——觀眾難覓也。

本屆奧運希臘有位舉重選手,於落敗後,就公開宣布作出要退役決定:選手說過去比賽生涯幾乎零收入,僅靠政府提供二百歐元維持。甚至比賽受傷,還要醫生免費為他治療。說時聲淚俱下,大概是為自己入錯行而懊悔:想必當地體育會,冷落舉重也。

說回中國,始終過去貧窮多時,倘要發展體育,根本是從一張白紙畫起。於是靠政府之舉國體制,少不免也。且一般主流項目,如足球、籃球以至田徑,先進之邦優勢盡佔——中國倘加入挑戰,沒勝算也。國家之心思長年放在舉重、射擊、乒乓球這些偏門項目,其好處,避開激烈競爭也。

倘中國要發展歐洲那種競技會,需待中國經濟再上一個高度——有市場,關鍵也。

始終過去貧窮多時,倘中國要發展體育,根本是從一張白紙畫起:於是靠政府之舉國體制,少不免也。(新華社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