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貌取人之流弊

關於中國整治人妖明星,倘深入去看,或是肇於強調外表之風,越趨極端:體現在濃妝豔抹也。而事實是近來,濃妝之風氣,為官方炮轟重點也。

以外表衡量某人之價值,究其實,生物本能反應也,且簡單易懂。比如每年有選美會:資料記載選美會約十九世紀末開始有,源於歐美。傳統上選美所選者都是女性:偶而亦有男性,多僅斷續舉辦,不長久也。

說到美人,遠者不論,倘說香港,筆者聯想到兩個表表者:其一為趙雅芝——《上海灘》女主角也,另一為楊采妮。前者,於1990年代曾主演一古裝連續劇,於兩岸轟動一時;後者,記憶中於同一時間,國內街頭巷尾,皆貼滿其人之海報。

兩位香港美人於國內,或者是個開端——此前外表好不好看,不太側重;惟筆者看來《還珠格格》才是始作俑者:此後作品一大堆,甚至女配角,皆以貌作賣點,彷彿外貌值千金也。

按影視作品以外表選拔女演員,從生物本能看,情有可原。然流弊顯而易見:外表好壞本是天生,而醜陋,是否代表其人缺乏價值?尚有其他標準也。比如說苑瓊丹、羅蘭演技精湛,毫無疑問也,可是一個為醜婦,一個老太婆也。難道因此否定二人?

以外表評價一演員,倘是女士尚且稱不公道,男士亦不例外:《戇豆先生》男主角路雲阿堅遜,擺明不是美男子,因作品成功,曾獲英女王授勳也。

另一方面弊端在於整容風氣盛行:據說荷里活有半數女星曾整容。中國如何?倘普遍重外表,差不多此數字——保守估計也。

從國家層面說,擁有一大堆美女、美男子,國家形象會提升乎?代表國家強盛乎?歷屆環球選美冠軍多來自中南美,可是中南美,多是失敗國家也。

而倘回顧過去,中國影視亂象歸根究底,市場未成熟也:根本連經營亦缺乏概念。對於引進之事物,不識分辨,囫圇吞棗——尤其人妖明星,市場甚至以為是先進之體現,殊不知,愚昧無知也。

當歪風民間抵制不了時,出動官方干預整治,沒辦法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