毗鄰難成自己人

前年簽訂之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」(RCEP)於本年元旦生效。就在前年筆者已曾質疑RCEP:重點在於,傳統上中國與東亞諸國之關係,整體是不太好。

舉例RCEP之成員有澳洲,而澳洲,即與中國鬧翻。雙方關係之惡劣對彼此經貿,多少帶來陰影。比如澳洲就不歡迎中國來投資,而中國,則有向澳洲酒加徵關稅。RCEP能改善中澳關係乎?不能也。

又如越南、菲律賓,與中國爭南海主權:越、菲能出於對中國貿易,而把南海糾紛擱置一旁?難乎其難也:領土主權能放棄乎?

日、韓則更複雜:按日、韓國民普遍對中國反感,中國則鄙視此二國。而對日、韓企業,中國者,廉價生產基地也:成本一貴,即撤離中國,不留一片雲彩也。至於消費市場,除非高端名牌子,否則與中國土炮鬥,碰壁也:三星與鈴木,前車之鑑也。

與周邊地區之經貿協定,通常擺平不到地緣衝突:即如歐洲,英國歷史上與法、德此兩強鄰擦槍走火,誠常事也。何以英國脫歐?論本質,地緣衝突作怪也——英國與歐盟之貿易,明顯沒緩衝效果也。

按中國與周邊國家之經貿,並不像是貿易:本質是區域分工。而如何分工?像一件上衣,鈕扣甲國造,布料乙國織,丙、丁則分別印染和縫紉。那衣服賣去哪?美國也:換言之,齊為美國打工也。為奴為婢,算貿易乎?

原則上做貿易理應是物物交換,才有意思:中國提供一些東西予周邊,而周邊國家,亦應提供中國一些東西。可是東亞諸國所賣商品,檔次甚低——越南貨或澳洲小麥,皆為例。於貿易時,易遭買方壓價——難有巨利空間也。即以澳洲而言,反中時,明顯是不需顧慮對中國貿易:反中代價有限也。

從外交之角度,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關係,明顯不如中非之間融洽:在國際間,非洲常會站在中國一邊,蓋中國非近鄰也;亞洲則不然,就如美國搞之四方聯盟——美、日、印、澳,美國外,三個亞洲國家也。RCEP?簽個中非貿易協定對中國,才較實在:非洲一樣有礦藏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