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房市不同本質

按房地產市場危機,於世界各地曾發生:舉例日本,泡沫經濟年代,甚至誇張得能買下整個美國;然踏入1990年泡沫爆發,房市崩潰,日本即彷如灰姑娘,打回原形也。

美國金融海嘯時,亦是房市崩盤開始:因崩潰時危及整個美國經濟,美國祭出寬鬆貨幣政策,於是又刺激房市。如今美國遭逢嚴重通膨,惟一對策為加息:然倘收緊銀根,美國房市受到衝擊,不可免也。

正常一個市場價升同時,亦可價跌,沒什麼大不了。最驟忌者為托市:倘製造新之泡沫,日後一旦調整,更痛苦也。

事實上中國之情形並非一如美國:差異主要在於中國是有剛需,而美國不是。美國房市基本是以投資為主:最起碼放租出去也。而一般人住屋通常是靠租房:租金走勢才影響到大眾。中國則面子優先:不買房會丟面也。而剛需者,面子消費構成也:美國人一般而言,沒面子之困擾也。

按其實很多國家之房市,基本是美國那種:未至於非購房不可也。而且面子對於他們,並非至關要緊也。而一些調查指出,中國擁有自家房產比率,誇張得八成多:歐美以美國最多,卻得六成,德國更僅三成也。誇張乎?文化決定一切也。

另一方面中國城鄉差距亦極明顯:甚至連製造業亦集中於一線城市:指者為京滬穗深。反之尤其四、五線者,農村依舊也。對比之下,歐洲之平治、法拉利、空中巴士,其基地皆次級小鎮;日本之日立之類,亦是設廠於偏鄉也。城鄉差距有何不好?人口持續流向大城市,蓋就業機會多也:從全國一盤棋看,強榦弱枝也。

人口分佈至此對中國房市,亦是剛需之因由:不居於大城市不可也。

準確說美國之房市,本質是很脆弱:一來大眾沒買房之因由——靠租房即可也;二來人口分佈相對算是均勻——尤其最大城市紐約,八百多萬人口,上海之三分一。美國房市主要是寬鬆貨幣政策之結果:投資者輕易獲得資金,而炒房,相應操作簡單,故而一窩蜂也。

中國之關鍵是要避免美國那種情形:既然有剛需在,倘貨幣大量供應,房市瘋狂,不可免也。當過一段日子因熾熱過頭而崩盤,災難乃堪比美國也。

一些調查指出,中國擁有自家房產比率,誇張得八成多:歐美以美國最多,卻得六成,德國更僅三成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