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克蘭事態轉捩點

很久沒說烏克蘭危機:趁危機已一週年,不妨說說。

有問何以一直不談烏克蘭之事情?此中關鍵在於需弄清楚俄羅斯之動機:過去年多以來,究竟俄國意欲何為,實沒人能說得清也。特別是英語系,普遍都在胡扯:基於英語系極受冷戰思維所僵化,不值討論也。其他分析亦差不多:最起碼,失諸皮毛也。

事實是要到去年下半年,才能見到眉目:大概是九月末至十月頭,烏克蘭東部地區於俄羅斯主導下舉行公投,結果九成人支持加入俄羅斯——脫離烏克蘭也。反映什麼?整件事真相是:俄國欲染指烏克蘭東部——論本質,爭地也。而烏克蘭西部則非俄國所求,甚至雞肋性質:那些地方普遍反俄,且對俄國,沒意思也。

好些人誤以為俄羅斯是意圖吞併烏克蘭:實情並非如此也。

換言之事情是兩個階段:於公投前,俄羅斯之戰略大抵是攻;公投後則轉攻為守——倘烏克蘭東部土地烏克蘭搶不回,即算俄國勝出也。當然烏克蘭不會就此罷休:如此則難免膠著一段時間,看烏克蘭如何辦也。

然對於烏克蘭,這不是太樂觀:參考1991年波斯灣戰爭,其時是美國等廿四國家聯合起來揮軍打伊拉克。對伊拉克,小國一個,一比廿四,哪能鬥哉?然是次烏克蘭危機,一邊是俄羅斯——核子大國也,而弱得多之烏克蘭,由始至終,美、英她們皆不願派兵,純粹提供武器也。武器再先進又如何?烏國兵力大耗,終有崩潰之一日也。

一個證據就是烏克蘭已募員十次兵,俄羅斯則兩次:對烏克蘭,首兩、三次尚有些精兵在,可到第九、十次動員時,精兵皆死餘殆盡也。

按美國之取態是能利用烏克蘭多久,即多久:隨時視烏克蘭為棄卒也。且對美國,究竟烏國贏還是輸,不重要也:必要時與俄國作些妥協,達成協議,或撤銷些制裁,倒非沒可能也。尤其共和黨普遍反中最狠:他們好些人,竟提倡聯俄抗中也。而美國哪怕不聯俄,最低限度,倒會給些好處,不致與俄國弄太僵:不讓中國可乘之機也。

現在共和黨既掌握美國議會,制肘著拜登,且考慮到反中大計,美國儘早讓烏克蘭局勢了結,並非沒可能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