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買主與話事權

早前中國突然公佈以國家安全為由,限制出口鍺、鎵兩種金屬——皆半導體原料也。一般認為是中美晶片戰下反制措施之一:按一魏姓官員所言,不只要打得某些國家慌,「還要打得她們痛」。

這次中國之舉動無疑是反擊手段,只是有效與否,倒是值得質疑:按理此乃限制供應之作法,即斷人供應也。然斷人供應對方就會讓步乎?舉例美國限制出口至中國之高科技,多如牛毛,有妨礙中國進步乎?以太空科技說,中國照樣一飛沖天,拍得上美國也。又如,中國已是核大國:美國如何限制,沒相干也。

再看中美晶片戰下,中國晶片產能照樣大增——進而使美、日、韓廠巨虧也。而此中三星可謂冤大頭:本身敗走中國市場,又遭中國殺下馬來。韓國反中,不奇怪也。

很多東西倘想獲得,往往不成問題:只不過可能需要枱底交易也。枱底交易不一定是壞事:好些時,能有助於國家也。而此中那些管制,很多時候,不合理也。

於歷史上真正能有話事權者,買家也:付錢那位一發威,事半功倍也。像伊朗,能藉限制石油出口抗衡美國?當然不也,蓋因美國為買家也。又如日本當年被迫簽《廣場協定》,日本能反抗乎?美國既為大客,日本哪能趾高氣揚?認命也。

換言之,斷人供應往往不是良策:沒法屈人之兵也。尤其對賣家,貨物不需周轉乎?對客戶時,永遠要客客氣氣也。

按過去美國之所以能制裁很多國家,恃者是美國自己,為一大客戶也:能作之選擇,多如牛毛也。即以南韓而言,其所謂漢江奇蹟,本質是靠做美國市場也:南韓反不了美國也。另一方面南韓能制裁其他國家乎?不也,蓋市場狹隘,誰重視哉?

日本亦同樣因市場狹隘,於美國等大國面前,只能是侏儒也。

現在中國之國際地位論本質,是中國,已成為大客戶也:各國皆巴結逢迎,蓋因欲打入中國市場也。倘擺在幾十年前,誠很難想像也:當世界工廠,面對大客頤指氣使,只能逆來順受也。以前中國當然沒法制裁其他國家。如今?有異於往日矣。

中國只要凡事憑藉大客戶、大買主之身分,於國際間,自可翻雲覆雨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