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日經濟張冠李戴

究竟中國經濟會否像日本般陷入長年不景,一直為很多人所討論。惟竊以為此中論者普遍沒弄清楚,日本衰退是如何一回事:特別是衰退之因由也。因之在討論之時,流於不著邊際也。

比如他們拿日本之房市來說事:日本房市經歷1990年泡沫爆破,即一蹶不振,誠毫無疑問也。然美國之房市亦崩盤不止一次:每次都能復熾,蓋寬鬆貨幣政策也。只是奇就奇在日本同樣拚命寬鬆貨幣政策,卻不見有何起色:就是沒人敢入市也。

綜觀此後幾十年來日本之發展是停滯,然又未至於生活水平大倒退:一定程度獲保持也。之不過普通青年人,不易有多少出路:比如只能打大企工,且因上頭滿座,晉升空間近乎無也。

再如日本人口老化:老化又如何?會崩潰乎?觀乎印度人口長年大爆炸,其競爭力就是扶不來也。

說到底是日本經濟結構沒改變過:依舊出口加工,且專出口美國也。而且日本經濟來來去去還是那些企業:哪怕屢次裁員,其架構、模式、企業文化等等,始終不變也。舉例三菱、住友這些財團,依舊於日本數一數二——舊時如是,今日亦如是也。

很多先進之邦亦有大企,只是大多都經歷過轉型——頂多保留核心業務,且不盲目大也。平治、法拉利等長年專注造車,捨此鮮有染指其他,蓋隔行如隔山也。

概言之就是日本依舊是美國跟班:餓死不至於,可是吃卻不算飽也。

中國之情形則是一來常受美國排擠——自身改革,沒阻礙也;二來中國企業經營相應具彈性——要斬走某些業務,易於借火也。三來則是中國自身文化特性以至國情,皆異於其他國家:比如不會鼓勵盲目消費,反感金融投機,又注重產業發展,要求國人具備戰狼精神,刻苦耐勞,堅毅不拔⋯⋯凡此皆使國家一遇逆境,即能重拾朝氣也。

拿其他國家類比,中國較像歐洲之法、德、意:同樣注重產業,且經營尚具靈活性也。日、韓則敗在民族性靈活不夠:體現在抗拒改變也;英語系則重金融,甚至認為妨礙金融投機就是不對——中國會認同乎?

即是說因民族、文化、國情迴異,拿日本之情形去說中國經濟,張冠李戴也。

因民族、文化、國情迴異,拿日本之情形去說中國經濟,張冠李戴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