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菱汽車之啟示

根據中國、日本兩方報導,日本三菱汽車10月24日宣布將結束在中國之業務:除出售中國惟一生產線予中國車企,連銷售亦停止。換言之,退出中國市場也。

關於三菱退出中國市場,一般認為是肇於不敵中國競爭對手——猛虎不及地頭蟲也。然更核心似是三菱自身:按早於2000年時,三菱在日本本土即爆出汽車安全醜聞,且被指隱瞞安全隱患達廿年。亦於此後多年,三菱於國際市場幾乎一池死水——身敗名裂也。於全球既如此,則在中國能有好結果乎?緣木求魚也。

當然三菱在中國亦曾有風光日子:資料顯示原來早於1973年,即已踏足中國市場:於改革開放早期,三菱曾一如鈴木,為中國主流車款也。只是自中國改革開放有成起,三菱反而每下愈況:同樣像鈴木般,銷量長年低迷,且不見家鄉也。

竊以為此中真正關鍵是三菱此一品牌本身,高不成低不就:論低價不算實惠,論高級又未夠格也。其定位不上不下,甚至連豐田亦比不上:好歹豐田者,長年北美銷量第一也。三菱全盛時期惟一較鮮明者為青春氣息:青年人之經濟能力,何來也?豐田或老成些,爛船尚有三斤釘也。

按中國市場發展到今天,經已是兩個型態:低價市場、面子消費也。低價市場一般是國貨所壟斷——外資沒機會爭,除非是落後之邦也;面子消費通常指高端貨——外資能搶佔,端視自身牌面也。而且兩個型態並非對立:中國消費者一直低價消費,至錢一儲下來,就花在面子上也。

外資倘是平治、「波子」、法拉利之類,當然能笑到最後;鈴木則是典型——低價小車在中國,早已有中國品牌在,何況倘拚低價,划不來也。另蘋果、LV、Chanel在中國尚有生存空間,然三星、H&M之類倘要繼續賴在中國,無謂也。

舊時中國很多方面一片混沌,形成什麼國家、什麼企業皆能有所斬獲:三菱以至鈴木、三星,統統如此情形也。他們在中國之成功只能是曇花一現:一旦中國企業崛起,加以中國市場成熟,局面乃有異也。

總言之中國市場走向成熟已是進行式:三菱敗走而逃,僅為冰山一角也。

舊時中國很多方面一片混沌,形成什麼國家、什麼企業皆能有所斬獲:一旦中國企業崛起,加以中國市場成熟,局面乃有異也。(新華社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