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停滯與文化

竊以為日本之所以長年經濟不景氣,非因房地產崩盤:房地產泡沫爆破,論正常,頂多停滯幾年耳。然及後還一池死水,則擺明是另有其因也。

比如,日本經濟結構幾十年來,幾是原封不動——都是同一群企業主導也。當然歐美亦差不多,只是日本卻有另一重包袱在:終身聘用、年功序列也。儘管此兩制度於日本早已無以為繼,其遺毒卻為禍深遠:對日企,難以跨越之大山也。

那終身聘用、年功序列有何弊端?倘是前者,是使人員缺乏流動:當職位長期被一群舊人坐著不走,新人必難升遷也。而年功序列則是鼓勵企業論資排輩——從長期看,製造因循苟且之文化也。日本主流企業一般死氣沉沉,正是守舊之反映也。

凡此皆涉及文化,任誰主政都一樣:文化此等東西,本質是比較頑固也。

當然亦不能忽略美國之因素:日本經濟改革倘不獲美國首肯,一切白談也。另一方面日本主流企業,市場還在美國:且深耕過程中,日美關係,難擺脫也。

按文化之因素對經濟之影響,是很少人指出:很多時是經濟歸經濟,文化歸文化也。可是某一國家經濟大有所成,倘沒文化因素影響,按理該是很易仿效:仿效失敗通常是基於文化差異也。舊時日本經濟起飛,由美國到歐洲皆曾有學日本之風潮,就是無一例外慘淡收場:那些講究尊卑、愚忠之一套,對歐美,匪夷所思也。

當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:日本長期經濟不景,亦是此等文化所影響也。

按其實倘推而論之,其他國家亦是:像美國之所以製造業空心化,從長期看是必然,蓋美國,本就缺乏發展製造業之土壤也。歐洲尚有一定製造業之基礎,主要在文化上,歐洲製造是有其底蘊在——對比下,美國以至拉丁美洲,所不具備者也。

再或印度:印度受英語系影響甚深,導致在發展經濟時,本末倒置也。又如中東,保守過度墨守成規,弄得彷彿不近人情:極端宗教狂熱,對經濟,大礙也。

中國過去亦是講究倫理過度,導致發展滯後民風閉塞:好在這些毒瘤一一被剷除,中國才能大展鴻圖,煥發新面貌也。

按文化之因素對經濟之影響,是很少人指出:終身聘用、年功序列對日本,難以跨越之大山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關稅戰靠後果定奪

中美貿易回歸虛幻

疑美之心不可無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