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建國凌弱之註腳
竊以為川建國近來對加拿大一系列之侮辱,本質是欺軟怕硬:對比有墨西哥,同為美國鄰里,墨西哥即反嗆加美國關稅還擊,不像加拿大般窩囊廢也。
同樣尚有格陵蘭、巴拿馬之情形:川建國覬覦巴拿馬可以理解,蓋因巴拿馬運河也。惟格陵蘭算哪根蔥?所謂戰略價值其實站不住腳:否則不會當弱國殖民地六百年也。與加拿大雷同,川建國擺明貪宗主國丹麥好欺負:不把之當一回事也。
那墨西哥、巴拿馬硬骨頭乎?主要看在有中、俄因素在:對比下,加拿大、格陵蘭沒有也。對中國說,格陵蘭鞭長莫及,加拿大則為美國禁臠也;而對俄羅斯,加拿大同樣難拉攏,格陵蘭則屬極地,長年冰封也。巴拿馬方面,因運河戰略上重要非常,中、俄必關注也;而墨西哥則常與美國有磨擦,予中、俄可乘之機也。
對此其實不難明瞭:先說俄羅斯,涉獵中南美洲早於前蘇聯時代已如是,蓋是為抗衡美國也。而中國則是尋找更多貿易上之可能:比如探求原材料、糧食,或打入當地市場,諸如此類也。另一方面中南美洲諸國普遍對美國深有微言——嫌美國鄙夷她們也。亦因此中南美洲亦樂於與中、俄保持往來——以作外交上平衡也。
美國能否修復與中南美洲之關係?究其實不樂觀: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也。
按外交此回事亦是需作取捨:而所謂取捨者,捨難取易也。中、俄倘欲拉攏中南美洲,尚有空間可操作;加拿大、格陵蘭則因其地理條件,必不入中、俄法眼也。
川建國正是看中加、格之罩門:認定此兩地,可予取予求也。就以加國為例:當川氏狂加加拿大關稅,加國能轉攻中、俄市場以避險乎?連反抗空間亦沒有:比如加國斷美國電,美國自己能發電填補也;惟加國倘欲輸電到中、俄,走不通也。而倘川建國欲藉欺負加拿大勒索更多,輕而易舉也——恃著加國必就範也。
至於格陵蘭川氏該不會動武:只是在談判中,丹麥沒叫價能力也。
現在加拿大、格陵蘭反美國不過是表面上、口頭上,而且缺乏底氣——弱國無外交,此之謂也。
![]() |
川建國對加拿大一系列之侮辱,本質是欺軟怕硬:當川氏狂加加拿大關稅,加國能轉攻中、俄市場以避險乎?窩囊廢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