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建國外交怪邏輯
大概是未來任期僅四年——按美國政制,第二度當選者不得連任,川建國打貿易戰,頗有只爭朝夕之意味:只是委實倉卒太過,結果適得其反也。
比如加拿大、墨西哥乃即時加美國貨關稅來迎擊——稅率與川氏一樣也。過不久中國亦出手:中國是選擇加美國石油、天然氣稅,並且進一步限制稀有金屬出口——之前已有鍺、鎵二者也。另外中國又制裁兩家美國公司,限制二者於中國投資也。
現在川建國正把關稅火頭燒向歐盟:還預先表明箭在弦上準備發射也。如此一來美歐之間會磨擦成如何?需考量烏克蘭、格陵蘭之事情:交織起來,大衝突也。
倘單純從外交上看,川建國不斷與各國引發矛盾,是很奇怪之事:倘只針對中國其實不算什麼,蓋僅涉中國一個耳。可是川建國卻不止劍指中國:而是嫌棄各國,欲佔美國便宜也。先不管是否當真:作為盟友者,會如何看美國?悲憤莫名也:就如加拿大之情形,好像說如今舉國上下,誓死抵制美國貨也。
究其實按照常理,要求對方順從自己,總得要提供一些好處予對方才是:威嚇、打壓很多時候,除非本身彼此敵對非常,徒然趕走對方也。川氏欲孤立美國乎?不像是:真正用意是獲取更多好處也。然果真能如願乎?擺明不顧後果也。
就以巴拿馬作例:川氏倘欲要運河,可以,直接購買就可,何必訴諸武力哉?
對此即已涉及到一核心問題:到底什麼是交易?像貿易此回事本質亦是:一方拿自家東西交換對方之物品,謂之交換也。而達成協議過程中,總得要向對方讓步一些東西,以促使對方應允也。就算僱傭關係亦是:總不能只嚷著對方當義工也。
可是川建國之態度是一詞記之曰,威嚇:且此中,不提供好處也。這哪裡是交易哉?說欺凌,才不為過也!
按川建國那種類同專斷獨行之作風,用諸內政上倒尚可:比如很多變革,倘不一言九鼎,就難以開展也。可是外交政策則是另外邏輯:各盟友之所以是盟友,是因為已假定,跟從美國能好處多多也。藉蠻力而非利誘對待盟友,倘能成功,幾稀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