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建國性格之意味
事實是經過川氏第一任,舉凡明眼人該清楚川建國之性格:其一為剛愎自用;二是行事反覆,舉棋不定,常朝令夕改;三則是魯莽也。以是次貿易戰而言,川氏之矛頭竟是指向所有國家:倘只棍打中國,尚能找其他國家之進口作填補,如越、印也。然川氏之選擇卻是與所有國家為敵,幾無例外:能說不是魯莽乎?
而行事反覆則是出於川建國此怪物喜怒無常:不高興時可立刻翻桌也。面對此類型人最好就是毋須認真——必要時,疏遠一些也。尤其是哪怕與川氏簽訂協議,能有保障乎?從目前各國之反應已見:大家拖字訣,哪管川氏作何諾也。
很多人說川建國是商人性格:於很多方面其實又不像,蓋川氏在美國,是不為商界主流所承認;且某程度,黑道作風也。講規章講禮儀對川氏此等人,對牛彈琴也:抗拒川建國上台者,正是如此理據也。
從謀略說川建國那所謂策略,大體是出於直覺:真正智囊皆被擱諸一邊,然後專起用外行;且好些時,自己親身上陣,霸王硬上弓也。於此等作風下能有何善政哉?
又或者往往會便宜對手——頗有點為淵驅魚之意也。向外國電影抽關稅即為一例:好萊塢素來於全球攻無不克,那需受保護哉?閉門造車,畫蛇添足,此之謂也!
因之中國根本毋須顧忌川建國此種人:對中國,川建國之政策往往是利多也。就如川氏倘欲中美脫鈎,是便宜予中國——中美貿易者本是賠本生意,且空中樓閣也。而原則上中美脫鈎是較有利於中國,只是中國一旦宣諸於口,總會感到唐突——又以婚姻作比喻,中美一旦離婚,對中國,另一段人生之新開始也。
其道理就一如古人所曰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:有人丟失馬匹,本是壞事,哪知到官府徵馬時,因馬早已失去,此刻反不受影響也。壞事另一面可以是好事;而好事背後,或亦可屬壞事也。
而從另一角度看,看穿川建國之為人,亦是中國選擇硬拚到底之底氣:有說「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」,此之謂也。何況彼此尚有交手經驗:至少今回不會有寄望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