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語系教育之特權
對於禁哈佛招收留學生一事,川建國為禁令辯護:其人先嫌棄哈佛有31%學生為外籍生,佔比太多,且好些還來自「對美國極不友善」之國家也。
排外本身尚是其次:靠留學生賺取收入對美國各大學,於未來恐成疑也。暫時禁令只限哈佛:其他比如耶魯、普林斯頓、麻省理工或其他,禁令將涵蓋到她們,誰曰不會?始終排外在今天之美國總是會有市場:川建國是為例也。對哈佛無疑是損失不菲:恐怕除向政府討錢生存,別無他途,且如此一來,自主性從何談起哉?
至於敵對國家之問題純粹錢作怪:有人肯付錢讀,能管得對方是誰乎?川氏之矛頭大概是指中國:按其實以刻下中美之關係,來就學之中國人實已大減也。
另一方面大學倘是一項產業,不可避免一如哈佛,靠招攬留學生作收入來源也。尤其尚有其他門路可想出乎?根本無也。於很多國家教育不免要依賴官方注資:教育作為一項事業,本質上,不賺錢也。於某些情況下,還要靠多些善長仁翁捐獻也。
這不但是大學:中、小學亦如是,且後者之資格更不如大學也。
舉凡教育此一門都總會尷尬:要產業化是不容易,除非當貴族學校也。可是揆諸舉世經驗,通過全民教育政策以便於工業化,必需也:法、德、意正是也。偏偏在此點上,英語系卻一貫不積極也。
按英語系大、中、小學藉留學生賺錢,揆諸全球可謂獨特:其他國家仿不來也。比如法、德、意之類,倘只計大學,其留學規模擺明比不上英語系也。而英語系之所以能大賺留學生錢,英語本身正是賣點——英語為國際語言也。當然英語系院校之教育水平事實上沒保證:靠者是家長、學生迷信英語系也。
由此不難預判那些被迫離開哈佛之留學生,將會是如何之出路:選投美國其他大學總是會有風險,於是乃走到英、加、澳之類繼續學業也。而且止至目前英、加、澳她們尚未至於絕情,一如川建國:川氏之情況就是寧可殃及池魚也。歐洲國家就是敗在自己非英語系:商機輪不到她們也。其他則更毋庸多言也。
![]() |
按英語系大、中、小學藉留學生賺錢,揆諸全球可謂獨特:英語本身正是賣點——英語為國際語言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