軟實力何價哉?

當川建國禁哈佛招收留學生,反對聲音一般之理據是,禁令損害美國一貫開放、理性之形象,破壞美國軟實力也。

軟實力?倘從字面解讀,大概是靠文化、形象,不戰而屈人之兵也。果真有如此便宜乎?像美國,每年依舊花費無數於軍備上,而這,硬實力也。倘靠文化、感化之類就可保家衛國、爭取權益,美國豈非愚昧哉?真正愚昧者,緣木求魚也。

按其實迄今國際關係依舊擺脫不了以硬實力為基礎:比如大家都希望有核武,或其他武備,諸如此類也。而硬實力另一體現就是經濟:有錢才有條件養武備也。

而以武力、經濟力量作為衡量標準,論本質,斯巴達式也:話說古時歐洲之希臘由多個國家所組成,其中有兩國,一為雅典,另一斯巴達也。雅典在學術、文藝方面享負盛名;反之斯巴達全國軍訓式管理,崇尚武力也。兩國經常交戰,最後是斯巴達滅掉雅典。那何也?斯巴達之尚武精神對比雅典於競爭中,才是最實用也。

哪怕在今天例子有烏克蘭危機:俄羅斯主要勝在講究實際,具斯巴達式作風也。反之美國與歐盟,一為金融掛帥,務虛好炒作,一者則專造奢侈品,有別於俄國致力生產糧食、能源和武備——在戰爭中孰勝孰負,能說不明顯乎?

亦可從另外角度看:斯巴達式精神實亦屬軟實力一種也。而此一軟實力,競爭中精神力量也。倘以美國而言,史泰龍為例子——或換個詞語說,戰狼精神也。此等形象才算是有看頭——尤其從實用方面說,蓋在競爭中,心態總不能軟趴趴也。有一段時間美國文化之影響散遍全球:而此中史泰龍那種氣質,正是各國所趨之若鶩也。

換言之軟實力是需建基於硬實力:硬實力所衍生出之軟實力,才叫有意思也。

倘以哈佛而言,其之所以深受全球留學生歡迎,實不外於貪求在美國發展事業、落葉生根:背後之前提是,美國機遇處處也。現今還是乎?MAGA為反映也。

如此看來川建國禁哈佛招收留學生,只算是催化劑:對哈佛,光環非天生而來也!

而川建國那種外交思維大抵不難理解:從實力地位出發,乃務實之體現也。

倘以哈佛而言,其之所以深受全球留學生歡迎,實不外於貪求在美國發展事業、落葉生根:背後之前提是,美國機遇處處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關稅戰靠後果定奪

中美貿易回歸虛幻

疑美之心不可無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