貿易戰下真走勢
又加拿大,則突向一眾美國科技企業課徵數位服務稅:川氏光火,乃宣布立刻暫停美、加之貿易談判,以作報復。就在暫停談判48小時後,加拿大竟速速宣告取消相關稅項也。
另川氏之財長指控各國在談判中真誠不夠:並警告倘大家強硬下去,乃再加關稅下去也。
川建國看似著急只是思維一團亂:應對其他國家時,看不到有何目標也。就如著日本買美國米為哪樁?美國產稻米乎?根本優勢缺缺——美國人吃米者少也。至於日本貨比如汽車在美國橫掃千軍,因美國車不濟而已——老生常談耳。本來日本可於落後之邦設廠以應對關稅:偏偏川氏之政策扼殺此可能,日本能不悲憤乎?彷彿被迫上絕路也。
至於加拿大之情形,一則是加國沒實力對槓——按加拿大經濟主要是靠地利服務美國,沒其他也。二則是川建國恃強凌弱——覺得加拿大好欺負,乃咄咄逼人也。
竊以為現在川建國與美國面對之情形是,先進國家對自己,普遍幫不上忙——像加拿大,生產成本必高得多,對美國說,不划算也。而歐盟亦為例:歐洲國家所生產者多為奢侈品,裝門面性質居多,實用不足也。美國之國情是需要廉價貨,減輕自己之負擔:可是川建國卻竟是欲製造業回流美國,如此一來,豈非矛盾?反映在政策上,朝令夕改也。
按過去美國外交重點大抵是冷戰之產物——為抗衡蘇聯也,同時有其時代局限——舊時先進之邦佔世界經濟一大部分,且成本問題未現也。拜登之失敗大抵基於此:年屆八旬之老而不,思維跟不上時代也。可是其人任內亦有拉攏越、印等落後之邦——抗中之上佳棋子也。
換言之川建國常對加拿大、歐盟惡言相向,非川氏本人之問題:換作其他人主政,同樣也。加拿大有官員聲言斷美國電以報復川氏,然憑什麼?美國自己能發電也。另美國本就不需太多奢侈品:於美國市場,過剩得吃不消也!
至於哪些國家才能幫助美國?當然是落後之邦:可是以川氏之態度,尷尬也。
![]() |
現在美國面對之情形,是先進國家對自己普遍幫不上忙——像加拿大,生產成本必高得多,對美國說,不划算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