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僅混水摸魚耳

於川建國發動之關稅戰中南韓理應不被忽略:與日、加等情況不同者是,南韓向美國提出一提議,那就是由南韓出面,協助美國重建發展造船業——驟眼看,似由韓方出資也。

到底川建國會否接納此等建議,究其實耐人尋味:一方面,未見川建國簽字拍板也;而另一方面,倘讓南韓協助美國造船,倒非糟糕之選擇也。尤其此中共同矛頭指向中國:按理屬雙贏方案也;只是到底如何形式合作,才是真正問題——比如利益分配上,未必談得攏也。

尤其現今川氏在關稅談判中,大致態度頑固:且對各國一視同仁,不欲有何讓步也。倘最親美之日、英、加川建國亦可以如此不客氣,韓國能例外乎?此刻親美與否,不重要也。

按南韓之情況是其產業深受中國新質生產力之重擊——乃欲與美國聯手也。舉例三星,才2013年在中國市佔率有兩成,如今幾近無也;又如現代、起亞之類,如今在神州大地寥若晨星也;就連造船亦是:舊時全球大型船舶逾半南韓製造,因中國之競爭,喪失半壁江山也。於中國韓貨節節敗退,而國際市場,又被中國趕入絕境——韓人反中,不奇怪也。

至於韓流文化則更加是:畢竟限韓令者,在中國總有支持基礎也。尤其中國倘有單位欲邀請韓流明星出席活動之類,一旦國人檢舉,迫使當局干預,對相關單位說,自討苦吃也。

倘說韓國是由千千萬萬個尹錫悅所組成,究其實不為過:按尹錫悅於任南韓總統期間,其外交大抵是親美遠中,且其程度略帶些極端也。這不是尹氏之錯:當韓貨在國際市場難與中國匹敵,打入中國市場又碰壁連連,則韓中關係對南韓,意義何在哉?不如繼續親美也。

換言之已非誰任南韓總統之問題:於民意壓力面前,無謂趟渾水也。

事實上中韓關係之情形並非獨特個例:中日、中菲、中印亦如是也。她們都是位處中國周邊:一個國家對外矛盾,一般事涉鄰國也。且不但因領土爭端:比如兩國民間相處常有磨擦,且日積月累,使和解無從談起也。

根本上中國與某些國家關係之差,不能全怪美國:此等關係本身才是關鍵,而美國,只能混水摸魚而已。就如中菲關係,南海主權爭議哪能輕易解決?反之美國對菲律賓,遠在天邊,又是前宗主國也。又如中印,擺明就是一種既生瑜何生亮之格局——永遠難有指望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關稅戰靠後果定奪

中美貿易回歸虛幻

疑美之心不可無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