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重生十字路口

日本首相石破茂於苦撐多時下,終於宣告辭職:從其公告裡可知,不帶一片雲彩也。

到底是誰接任石破茂之大位,恐怕並非重點:以日本刻下境況看,任誰都沒辦法也。

竊以為當一國家正步向衰敗之勢,是沒法扭轉:得先一敗塗地甚至血流成河,之後才有重建之可能也。揆諸世界歷史的確如是:很多時候,連復興亦沒也。希臘是為例:近世以來像什麼話?又如埃及:今天之埃及與古時有別,蓋前者是靠伊斯蘭立國,且人種上不同也。

英國其實亦有機會:那就是加入歐盟之時也。只是英國人普遍太高傲,目中無人:一脫歐,即什麼都不是也。現在尚有機會走回頭乎?不矣,蓋有信任之問題也。

中國之歷史究其實亦差不多:所不同者是總算有復興之趨勢也。之不過其復興之路則是跌跌磕磕:且過程中亦死人無數也。清末之譚嗣同就對此點看得透徹:其人謂:「各國變革無不流血而成。」意指不死得人多,改革無從談起:人類歷史總是如此,沒辦法也。

按川建國現在亦是面對改革之煩惱:其人所作所為實旨在求變也。問題只是方法正確與否:於此點上容許川氏繼續做下去,才是正著,蓋成效如何,總需時間去驗證也。

回頭說日本:倘按照現今之政局,不再由自民黨執政恐怕非不可能。惟要接手一大爛攤,對在野黨說未必感高興:推行新政大刀闊斧,必須也,可如此一來,處處踩中地雷也。

說過了,日本之困局一言以蔽之,是日本自二戰以來之一套,早已流弊叢生也。可是能改乎?像企業出口到美國,美國市場早已飽和,做不下去——偏日企因思維僵化,不能自拔也。又日本終身聘用、年功序列制老早無以為繼——一旦推倒,失業問題不說,所摧毀者,中產生活型態也。衍生起來各行各業必然焦慮不安——大蕭條不奇怪也。

按大蕭條換角度看是重生之開端:可是日本何去何從亦誠大哉問也。橫看豎看不做美國生意,日本什麼都不是:始終日本文化淺薄,產品走高端不可行;倘做中國市場,日本心理上能過得去乎?而其他市場比如俄羅斯,以其規模,不足以填補舊貿易之空白也。

倘拿川建國之情形參照,在探尋新出路上,日本不免需要長期動盪:而在動盪過程中,日本人之生活水平下降,不可免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關稅戰靠後果定奪

中美貿易回歸虛幻

疑美之心不可無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