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劇辱中與限韓令

著名韓流女星全智賢最新一部作品近來引發巨大爭議:原來此部名曰《暴風圈》之韓劇,有多處橋段被指詆毀中國,引起一些中國網民鼓譟——比如,劇中人物故意以古怪口音朗誦中國古詩;又如,故意搭建簡陋街景並以陳年舊車穿梭,影射中國大城市也。中國網民紛紛揚言要抵制此劇和韓流:並謂限韓令一定要繼續,不能半點鬆懈也。

抵制?不是已有限韓令乎?中國尚有韓流乎?就個人所見者是:韓星在中國尤其1990年後出生一群,幾無曝光度也。而韓劇亦未嘗有播:倘引起國人憤慨和抗議,誠一大難題也。

換言之尚有一疑惑是:真有中國網民怒吼乎?肯定實際不多關注:那些鼓譟者大概是些海外留學、工作一群,於偶然下看見,感被冒犯——只算是少數派也。

然即使如此,韓國方面彷彿反應過度:比如好些報導集中分析是次全智賢和韓流,到底有多大損失:韓流已消失於中國市場多時,所謂損失在哪?倘國際市場比如歐非拉美以至中東、東南亞,皆不牽涉在內:按理不會有影響也。像全智賢經理人公司回應韓國當地報導,指被中國品牌取消代言一事並不屬實——本來就沒代言中國品牌此回事也。

按早於2016年時中國即已有限韓令:韓國一些評論認為是次風波再一次反映限韓令之陰影從未散去:日後韓流欲在中國市場大展鴻圖,至少短期內依舊沒戲也。

竊以為此間引申出之中韓兩國恩怨,恐怕才是重點:比如韓國,欲貪圖中國市場根本路人皆見,可是中國則對韓貨、韓流,興趣缺缺;中國素來不當韓國一回事——自古以來已如是也。而韓國文化又確實缺乏看頭:舉例韓文倘不加註漢字,閱讀時會有混淆也。

從政治層面說南韓本質是親美——沒美國,南韓什麼皆不是也。而中國亦沒拉攏南韓之理由:考南韓是在1992年才與中國建交,對比一眾先進之邦,六、七十年代已與中國有邦交往來也。況且美國是不樂見中韓有何關係:南韓者對美國,攸關亞太區佈局也。

回頭說《暴風圈》:那些貶抑中國之橋段大概是考慮到此劇於中國市場,不會有機會播放也。且此劇是美方出資:韓流顧忌美國也。大抵是韓流見中國市場沒戲,乃委身於美國:惟即使如此,對中國,無謂去挽留韓流也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關稅戰靠後果定奪

中美貿易回歸虛幻

疑美之心不可無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