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5的文章

進出口禁令與矯情

到底什麼情況下進出口禁令才有效?恐怕在於缺乏需求:只要自身不需要缺乏迫切性,禁令自容易執行——順水推舟也。 比如很多東西美國本來不乏選擇:越、印、墨等其他落後之邦,即為中國貨替代也。哪怕是高科技比如5G、6G之類,美國會沒有乎?頂多性能差一些——覺得夠用即可也。 又像Tik Tok之情形:倘非美國一心抵制Tik Tok者眾,美國政客會斗膽狙擊Tik Tok乎?只是見縫插針耳——在眾目睽睽下行事,得必找一個方便理由也。 至於中國抵制美國貨則更是輕而易舉:毋須使用Google、Facebook之類,蓋中國互聯網平台,發達也。而美國又不事生產:頂多只有些農作物,且還是些小麥、牛肉、蔬果之類,甚普通也;而工業製品中國則老早超越美國,包括飛機、半導體亦然也。 凡此皆是從進口方面看:倘是出口、供應方面,亦同樣道理也。就如美國半導體出口禁令中,禁賣予中國者不過高端晶片——高階晶片說是性能優越,於應用上,不普及也。禁低階晶片則需勞師動眾執行——低階應用極普遍也。而稀土美國是需要,一定要光顧中國乎?需知所謂稀土其實名不符實——存在世界很多角落,以美國之國際地位,哪會找不到哉? 而倘進一步說,事情關鍵是中美之間根本不需對方——所謂中美關係擺明勉強而來,建基於空中樓閣也。可是陰差陽錯發生於尼克遜年代——僅因抗衡蘇聯而無視彼此合不來,導致副作用無窮無盡也。清算日子總會到來:只是剛好發生於現今也。 於經貿上倘說中美貿易是互利共贏,是矯情——根本剛好相反也。從事中美貿易者論本質,是犯賤——此等生意缺乏賺頭擺明有目共睹,還去做,能說不愚蠢乎?中國始終不是日、韓:後兩者體量相對小,且以其地理,能充當美國之附庸,因之才有機會做美國生意也。當然日、韓因此附出之代價,沒自主性:中國不該,亦效法不來也。 至於文化上則更是水火不容:孔子學院能立足於美國乎?中國文化者,美國人沒興趣也。而英語系之一套亦明顯不適合中國:一引進,對中國,通常帶來困擾也。 一句話:中美關係倘以婚姻作比喻,該速速離婚,無謂繼續下去也。

《暴風圈》與兩韓局勢

按韓劇《暴風圈》故事其中一主軸為兩韓關係:倘擴而大之,朝鮮半島之局勢也。應當指出如此題材《暴》劇並非首部作品:過去多如牛毛,主題、要旨有異耳。 竊以為朝鮮半島之局勢可謂是最詭譎之一個:倘說死症難解,亦實不為過也。比如北韓,哪怕蘇聯解體已數十年,其模樣依舊——看似頑固又持久也。而南韓亦差不多:在美國扶養已幾十年下,南韓親美程度亦可謂不動如山也。李在明欲改變?當心弄至沒命也! 於過去冷戰時曾有其他國家被分裂成兩部分:舉例德國即有東、西德,然在美國點頭下,最終倒能統一也。兩韓明顯不同:美、蘇要放手首先會破壞一己戰略利益也。兩德之情形是美、蘇沒德國並沒甚大不了——其他比如兩越,亦是對美、蘇可有可無也。 於民情上兩德、兩越儘管有些差異,究其實不明顯:統一時尚能適應也。兩韓則擺明水火不容:哪怕統一,徒然內亂不休也。試想南韓是如何之性格?北韓又如何?北韓因窮,反倒戰狼性格火氣十足——有時美國亦顧忌也。而南韓則長年養尊處優,性格陰柔果敢不足,且陰陽怪氣也:比如整容、人妖明星這些,哪是韓民族本質哉?畸形國家反映而已。 才新任之李在明明顯欲對北韓抱友善態度,惜所換來者是冷待:北韓方面其實清楚以如今之境況,南、北韓者,截然不同之國家矣,尚能如何融和哉?話不投機,此之謂也。 有評論形容三八線是沒法與柏林圍牆相比:綜觀以上種種情形,確如是也。 從戰略平衡看擺脫美國之控制對南韓,談何容易哉?南韓依賴美國,太深也。而北韓則性格獨立:對美國說,不小心翼翼應付之,引火燒身也。另北韓亦非中、俄能駕馭得來——中、俄與北韓尚能和平共處,可是倘欲施加影響力於北韓,不可能也。 表面上看中國與北韓間彷彿有芥蒂,是誤會:比如中國旅客前往北韓對照其他國家者,相應容易些也。而中國與南韓事實是很難往來:過去南韓在中國主要是貪中國低成本而設廠,如今尚有賺頭乎?乃告紛紛撤離也。而中國又鄙夷南韓:韓貨、韓流在中國,必沒戲也。 於現今中美之間水火不容之情形下,一個可以肯定者是,連帶中、韓之間亦難有何交流——只是對中國說,沒所謂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