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7的文章

反聖誕與人心不古

對於國內關於傳統文化之強調,說起來實有些搞笑:回顧歷史,才百年前,中國就流行講「打倒孔家店」、「禮教吃人」、「把線裝書丟進茅廁坑」之話,欲把傳統文化打個稀巴爛。現在?不但家長鼓勵孩子上國學班,讀三字經,又流行書法、畫國畫、雕檀木......諸如此類。就在去年,國家教育部更大增語文科文言文比例。未知魯迅等人看見如此,會作何想也? 總言之,文化此東西,不是說拋棄就能拋棄。就如倘若叫中國人放棄過農曆年,而改過聖誕,即使過聖誕很有趣,很過癮,始終不是中國東西。聖誕節之價值只有對歐美人士,才有意思,與中國何干也?又如吃飯,即使改用刀叉,國人平日吃飯,是吃半生熟牛排乎? 以弘揚傳統文化來反對過聖誕,不止有貿易原因:深層次講,是因精神文化現出真空。 隨著近代對傳統文化屢屢否定,對中國好處是,可擺脫枷鎖,便於吸收外來事物。然則卻有另一問題:道德觀念現出空白。觀乎中國過往經濟發展,基本一個字概括,快。然而正因太快,很多道德觀念、文化教養,皆未能跟得上轉變。不少人在高速發展時期,即使犯錯,不但不需承擔後果,相反還獲得好處。於是一個如此,兩個如此,個個如是,導致人心不古也。 有些例子:筆者曾聽聞國內某些工廠有員工,偷取工廠貨品私下轉售圖利;又如一些欺詐、挪用公款、偷工減料,或其他缺乏誠信之行為,亦是例子。 如何辦?是需要時間改進,且不同於實物:貨品諸如紅酒、香水、平治、法拉利,直接進口,易過借火;道德觀念則屬精神上東西,與當地風土、歷史背景,有很大關聯。把外來觀念進口過來,起碼已有適應問題——就好比不能叫中國人吃飯用刀叉,而棄用筷子。西方人信奉之一套,倘若引進到中國,在中國生根,那產生出來結果,很可能是畸形也。 以基督教為例子,它與中國人生活文化,不但不相通,且還水火不容,如何拿來移風易俗?看很多國人連聖誕是什麼也弄不清楚,即已可見一斑也。 當然傳統道德觀念有不少,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,惟這靠適當調整,滿足時勢就可,只是需要時間而已。總言之,否定過聖誕,純粹是對自身文化價值重新檢視,無須批判也。

國學與產品設計

對於中國製造之產品,嚴格說來,不是技術問題——因在中國工程師人才不難找,而往往是設計問題:產品難看也。 如何難看?以騰訊為例,其商標是一隻卡通化企鵝。卡通化企鵝能有什麼內涵?最多表示騰訊是專注於小孩。又如小米:光聽「小米」此一名稱,都知氣場不足,嚴重些,甚至只是笑柄。其他品牌名諸如「小狗」、「小鴨」、「小豬」這些,就更不堪入耳也。 因之也可見到國內不少企業,在設計產品時,起用了大量歐美人士:通常不是德國人,就是意大利人。難道國人智商、能力比不上德、意?至少在審美觀上已是,因中國那些,極其量只是市井文化。再不就如騰訊,與賣玩具、弄兒童餐、開兒童樂園無異。換言之,在產品設計上,中國確是人才缺乏;倘若工程技術方面,才不是如此也。 也許諸君會問,什麼是市井文化?例如使用粗鄙字句、低級語言,或標榜自己是鄰家大叔、大嬸之類。就如中國白酒,不論是包裝或市場定位,都像是賣大叔之情懷,而那大叔,是騎三輪車那種。洋酒則相反:賣者是優雅、氣派,和追求有層次之感覺。 中國產品因大多在外觀上,不但低端而且難看,如此一來問題就是:賣不出好價錢,因沒人會花大錢,去享受當市井小民之感覺,尤其是當出口時。而且那些低端貨,因外觀關係,整體不夠體面,讓消費者失面子。但凡國人消費最講面子,於是乎國內形成一風氣:拚命搶購歐美奢侈品,比如iPhone、LV、Gucci,甚至「瑪莎拉蒂」,因這些產品,才給到人們面子也。 從國家層面講,不僅面子問題,而在於倘國貨如此外觀,要促進這些低端貨出口,就要壓低貨幣幣值才行。這是因為如此產品,必須低價才有銷路。然而靠壓低幣值,即使出口增加,對經濟,亦有很多不良副作用。 倘把西方一套照版搬過來,不會有效提升檔次,因始終不屬中國。而中國人能找到,而又能上到大場面者,就是傳統儒學、國學那些。近年國內出現國學熱潮,其故正在此也。

聖誕與孔子學院

過聖誕節對於歐美人士,可說是天經地義。可是並非每一國家都會慶祝聖誕:網上有人點出有五國明文禁聖誕,且無一例外,皆伊斯蘭國家也。這不奇怪:一個基督教色彩之節日,對伊斯蘭教徒,鐵定看不上眼。何況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間,是水與火之關係。這是文化差異問題,無可辯駁也。 在中國情況則複雜得多:很多外界人其實不知道,原來在中國,關於過不過聖誕,是有一番爭論。最主要重點是,聖誕節根本不屬於中國傳統:以前人們哪會過什麼聖誕,裝什麼聖誕樹,吃什麼火雞之類哉?每年不論網上或報章,經常有人發表這些觀點。因如此,今年某些省市政府,還發出不具約束力指引,要求公務人員,盡量避免慶祝聖誕。 國內某些人選擇慶祝聖誕節,在筆者看來,純粹因貪新鮮:有人作過調查問聖誕節由來,十人中,幾乎無一能答出來。生動些說,是不知聖誕老人為何許人也,遑論耶穌。 然而拿傳統文化來抵制聖誕節,倒是另當別論。說到底,慶祝聖誕乃別國傳統,對國人,不可能有感情。而把別人傳統節日當作是自己東西,在外人看來,怪異也。 同時說到抵制聖誕,尚牽涉到一點,那就是文化質量問題:一般而言做對外貿易,產品要賣出到好價錢,才值得出口。過往中國在外貿發展中,進口不少高檔東西,如紅酒、香水、平治、法拉利,諸如此類;然而相應地中國出口者,大多不是山寨,就是低端貨。出口這些低端產品根本賺不到多少;進口時又因產品高端,往往要多花金錢。而這些進口品之所以高檔,是因背後有高端文化作底;相反中國出口之低端品,極其量只是市井文化,難登大雅之堂也。 騰訊為例子:一隻卡通化企鵝,能予外界什麼印象? 那高端文化從何而找?現今一套給不了,唯一選擇就是傳統儒學。因之外界看見中國於海內外廣設孔子學院,正是此理。同樣,中國不少家長都樂於讓孩子上儒學班,讀三字經,亦是此理。 故當每年國人抵制聖誕,究其實是找回自己文化、提升文化質量之過程。何況現代聖誕節,不論內蘊或內涵,實與古時相差太遠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