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8的文章

貿易戰應對之策

反貿易、打貿易戰,一貫是川建國之主張。就於一月加一部分貨品關稅後,三月他又加鋼、鋁材關稅;才不久,直接向中國貨,大加稅額兩成多。 很多評論形容貿易戰是針對中國而打,明顯不是:中國純是矛頭之一,尚有其他國家受靶,諸如歐盟、日、韓,以至加拿大、墨西哥。倘打貿易戰時,按理是所有國家都要針對,而此中,中國當然避免不了。何況美國貿易逆差嚴重程度,是對任何一國皆赤字,包括生產成本較高之歐盟、日、韓。 以鋼材為例,美國鋼材進口最多即為歐、日,中國反而首十不入。 然而不管如何,美國打貿易戰,實毋須太恐慌,因傷得最重者必是美國,而非其他:很多進口貨物美國已不生產,抽關稅,必致貨品供應減少。而美國自己設生產線,亦有很大困難,皆因不止成本貴如此簡單:最重要是今日美國工人素質,比不上各貿易伙伴。倘美國產品昂貴之餘,質量又差劣,找誰購買? 依筆者看,就要讓川建國好好大幹一場:如此才能證明出川氏之一套,會有什麼效果,不管是正面或負面。 按其實美國打貿易戰,對貿易伙伴,非無應對空間:大不了改為內銷,或出口其他國家。美國表面上是世界最大市場,實則不分官民,皆已負債纍纍——尤其民間,不少人即使不吃不喝,也還不清債務,買東西之財力,何來也?何況貿易者,其本質該是互相交換,即甲國向乙國出口貨品,乙國理應也出口些東西予甲國。與美國貿易,最大問題是當貿易伙伴出口商品時,相應美國,卻沒提供什麼,形成彷彿在供養美國,缺乏回報。何必如此?何必作賤自己?何必要當奴隸哉? 中、日出口一些東西予歐盟,歐盟尚會提供紅酒、香水、平治、法拉利等予中、日,有貿易可言;同樣中國出口到日本,日本相應也提供些電子產品予中國,亦是有貿易可言。 既然美國並沒出口東西,貿易伙伴向美國抽關稅作報復,對美國,必無關痛癢。如是者,乾脆停止出口到美國,才是最佳回應——這不但對中國,對任何國家,皆有用。

中國市場發展軌跡

從《紅海行動》之成功,反映出中國之電影市場,漸走到成熟階段,觀眾之選擇,已有一套標準:並非隨便一部爛片,也可撈出票房。否則去年暑期《戰狼2》一支獨秀,又從何解釋哉? 而且不僅在電影上,《紅海行動》一定程度,乃中國消費市場發展軌跡之縮影。 按其實中國消費市場急速發展,不過乃近十年之事。在首幾年即適值金融海嘯,國內消費者數目,是爆發性般增加,且當其時,根本是市場無法來得及增加供應。於是形成現象是,任何品牌不管是名牌或野雞,皆可盆滿缽滿。在此一階段人們會看到,幾乎全世界所有企業都搶著入中國市場,彷彿不進軍中國,就會很吃虧似。 只是因如此使不少人忽略,並非所有外來品牌都適合打入中國市場,尤其是當越來越多外資湧入中國時,則於中國市場,競爭勢必激烈。在國內消費者選擇如此多下,國人必會學懂挑選。那挑選標準是什麼?當然是切合國人之口味——不合胃口,會選擇乎? 也許諸君會問,如何才合乎國人之口味? 第一,當然是此品牌,能否給國人面子——謂之面子消費也。比如買車,有平治、法拉利以至「波子」;時尚的話,則有Chanel、Dior、Gucci,以至Adidas之類;再如手機,不用想,IPhone。這些品牌本身是定位在面子消費,因之對國內消費者,會具吸引力,從而輕易打開銷路。 第二,是此品牌夠不夠「大」——不只在體積要夠大,還要大氣。《阿凡達》為例子;瑪莎拉蒂為例子;IPhone亦為例子。 第三,是能否切合國人生活習慣,就如元旦時筆者撰文指出,一些國人反聖誕,歸根究底,是聖誕節與中國固有文化,格格不入。也因此不少國人藉此機會,不斷鑽研國學,找回自己一套文化——是為國學熱潮。不合國人固有文化者,在中國市場遭國人排斥,實理所當然也。 當中國消費市場步向成熟時,以上種種就會發揮作用,不斷篩選。如此就會有些外資品牌在中國,失去立錐之地——這些品牌本身就很低端,既給不了國人面子,又不夠大氣,更非切合國人習慣。正如一系列韓資包括三星、現代、東大門衣服在內,在中國之遭遇日加難堪,根本已不是限韓令之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