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1的文章

內需與金融政策

圖片
改革開放多年常有人說中國內需不足。真是乎?那瘋搶iPhone和LV手袋,該從何解釋哉?總不會是極少數也。 事實是中國之消費市場,本就經已蓬勃,包括買房在內——買房旨在比面子也。或有人說房價貴,然對沒錢者,價一貴,必不買也,蓋總得量力而為也;而刻下中國之情形,是多貴尚有人瘋搶——具購買力者眾也。 又如買車:窮之時候,買鈴木;富起來後,嫌棄之,改捧瑪莎拉蒂也。 按中國就算民間少消費,倒非問題:消費之本質是花錢,而花錢過程中,是不會生出回報——既無盈利,又無息收。對經濟,投資、生產才是最重要者:既能產生回報,又能帶動就業。以中國而言,既一心脫貧,該把重點放在哪?不言而喻也。 企業只要有生意,員工只要有薪取,多少會有錢消費——擔心內需不足,無謂也。至於一般民眾消費多少,當然要量力而為:沒錢卻扮大款,愚昧也。 另一方面,日常生活,總得要省錢之渠道。像WalMart之類低價店,對國人,有實際價值也——如此則面子消費,有基礎也。 反映在金融方面,如何之政策才恰當?借貸予企業投資,擴充廠房增加產能,能對經濟有助;借貸予消費者購物,則不宜也,蓋此中,徒然讓人負債,什麼回報皆無——如何脫貧哉? 故謂中國官方整頓互聯網企業,究其背後,涉及經濟政策方向:比如阿里巴巴,提供貸款予人消費,對中國之經濟,糖衣毒藥也。另騰訊問題亦類似:因專做網絡遊戲,少不免會慫恿小孩,胡亂花錢。如是者,教壞小孩也。 而倘進一步看,中國應否出台刺激內需政策,答案是否定:按內需本來就已有,搞什麼鼓勵消費之政策,畫蛇添足也。另一方面,把重點放在如何減輕大眾生活壓力,才是正道:哪怕再富裕,總得要看菜吃飯也。事事講求精緻對任何國家之人們,不宜也,包括中國在內。 反映在金融上,確保貸款用於投資,抵制借貸消費,以中國之國情,才實在也。 中國應否出台刺激內需政策,答案是否定:按內需本來就已有,搞什麼鼓勵消費之政策,畫蛇添足也。(新華社)

中國當局之底線

圖片
有朋友問,究竟中國之底線是什麼?大概建基於一點——社會穩定也。 這是不難理解:任何國家總希望社會能穩定。即如英語系,都常會強調「Law & Order」——以選舉而言,大家不遵守規則,如何選舉?任由落敗一方隨便反口,輸打贏要,不承認選舉結果,倒不如一言堂也。 年頭川建國支持者攻佔國會山莊,美國平亂毫不猶豫,究其因,不能開壞先例也。 以中國而言,比如過去幾年豬價因豬瘟而狂飆,國家何以不停出手?蓋因豬肉者,國人必吃也——哪怕豬價多貴,尚堅持吃。豬價問題弄不好,是可危及社會穩定:國人沒豬肉吃,鼓噪也。而孰令致之?傳統作祟也。 倘是大豆、茶葉、蓮藕、山藥價格大漲,倒需國家出台政策應對,蓋此四者情形,是與豬肉雷同;反之咖啡、芝士、巧克力、牛油果之類貴成如何,則對國人,沒相干也。為政者,大可不聞不問也。 買房問題亦是:國人普遍面子消費,不出手壓抑房價,一鼓噪,社會不穩也。問題只是當局壓抑房價手法,或不恰當,無濟於事——流於粗線條也。 從外間看,倘中國某些政策看上去,好似匪夷所思,那是外間,未理解國人之思想行為,以至傳統觀念。而要理解之,因牽涉中國悠久之歷史,誠艱巨工作也。 又舉例子:國家今年出台《反食物浪費法》,從外間角度看,有必要乎?倘能理解飢荒對中國之影響,則豁然而悟也。又如限娘令,不就是基於國人,普遍反感人妖明星?弄不好,社會不穩也。 某些企業不管是什麼資,不能理解此一底線,闖大禍也:即如阿里巴巴,公然鼓勵國人借貸消費,倘嚴重下去,國人負債纍纍時,社會不穩也。又如騰訊,慫恿小孩沉迷網絡遊戲,孩子身心一旦受損,一樣社會不穩也。他們遭受國家整治,看似傷得冤枉,實咎由自取也。 故謂國家一些難理解之舉動,倘能清楚國家底線是啥,當知其所以然也。 騰訊之罪過是慫恿小孩沉迷網絡遊戲,一遭國家整治,看似冤枉,實咎由自取也。 (路透社)

科網企業滋生風險

圖片
自去年阿里巴巴上市遭喊卡,中國對一系列科網企業,似乎動作多多:以騰訊而言,有多個併購項目被叫停;而其旗下網絡遊戲,亦被指違反保護青少年法規,吃上官司。至於阿里巴巴,則於此前,已因壟斷被判罰款。 而近來備受矚目者為多家網企欲於美國上市,遭當局喊停。在中美關係處於敏感時刻,難免讓人產生聯想:難道是為防美哉? 中國何以如此動作多多?倒不易解答:違規甚至政治因素,皆屬其次。反而是騰訊、阿里巴巴他們,經常踩中國家底線,誠一眾網企受針對之原因也。 什麼意思?比如騰訊主力網絡遊戲,而打機者,通常是兒童、青少年。兒童、青少年一來思想未成熟;二來沉迷遊戲,危及身心;三來小孩經濟能力一般有限,倘弄到孩子們無節制般消費,致自小負債纍纍,禍在長遠也。 事實上阿里巴巴亦是同樣問題:其旗下之金融機構設有消費信貸,有鼓吹借錢消費之嫌疑。對國家,借錢做生意尚可是理由——投資也;借錢消費則從中生不出回報,徒然惹上債務。一旦人人借錢消費,必成中國金融一大風險——美國為前車之鑑也。 以目前國情計,脫貧大計才見眉目,倘因消費過度致更多人返貧,決非國家所樂見:做生意賺大錢,買一隻勞力士獎勵自己,尚可平常心視之;為玩網絡遊戲無節制般花錢,顯然不是正常之舉。騰訊、阿里巴巴遭殃,不無因也。 換言之從經濟角度,要固本培元也——起碼須去走毒素也。 說到底這些互聯網企業,始終歷史不長,底蘊缺乏,在行為上,難免有著暴發戶之色彩。最常見者為畫一個大餅,說得天花龍鳳,以鼓動投資者下注——圈錢也。早些年就有所謂之共享單車:說穿之,騙局而已。盈利在哪?無也。另瑞幸咖啡亦是:母公司有見本業沒突破,乃設一局圈錢,哪知東窗事發,尷尬也。 而倘進一步說,這些互聯網亂象已存在多年,放任不管,久而久之,對中國之經濟,大破壞也。因之國家出手整治,誠時間問題也。 違規甚至政治因素,屬其次,反而是騰訊、阿里巴巴他們,經常踩中國家底線,誠一眾網企受針對之原因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自信心與國家形象

究竟是次疫情對全球有何影響,止至成文為止,尚難定論,中國或是例外:按在是次疫情中,國人對國家之信心明顯增強,尤其揆諸全球,幾乎無一國家控疫比中國好,尤其英、美。在國人心目中,大為詫異也——所謂先進之邦實不外如是也。 換言之,國家凝聚力鞏固,是中國在疫情中一大收穫也。哪怕中國有千萬個不是,至少在天災時,不會像美國般坐視不管,漠不關心:年頭美國雪災,某市長稱救災賑濟,非政府應盡義務也。 反映在中美對抗上,中國面對美國,底氣十足;反之美國則只能打官腔,盡講些陳腔濫調——欲打乏力也。 這對中國進一步發展很有利:始終中國文化本有自己一套,吸收外來文化不是不行,總不能囫圇吞棗。站在外間角度,中國究竟是如何之國家?有何獨特之處?又如何之魅力?早些年因貧窮,中國需花很大精力脫貧,形成在文化上,難有塑造工夫。然就如古語有曰:「衣食足,知榮辱」——現在,需要思考形象之建設也。 問題是在於現在之中國,似乎不知自己,要給外間什麼形象。而要有效果,文化之自信,必不可少也。孔子學院說就遍佈全球,惟要推廣什麼?倘不清楚,孔子學院,沒意思也。 具體說,中國是以喝茶文化見稱,是否應鼓勵茶文化發展?咖啡是外來事物,而中國年人均咖啡飲用量,僅四、五杯,少得可憐;反之平日國人招呼親朋,例必先泡一杯茶。咖啡能代表中國乎?不也。而茶則可:鼓勵國人從小認識喝茶,此其時也。 又如,各國對中國之認識,多由功夫開始。然就筆者印象,國人對功夫似興趣缺缺。吳京、少林寺他們,在提升國家形象上,必遠勝人妖明星——後者予人印象負面,反效果也。 再如瓷器、琴棋書畫,這些傳統藝術,能代表中國,理應大力發展也。 不是說要排斥外來事物,而是需按自身文化,塑造形象。如今控疫成功,誠機緣也。

地緣政治風險說

國際關係之利益除有經貿上,尚有地緣問題:所謂地緣問題是一國家,與鄰國,往往會擦槍走火。其道理不難理解:爭地也。 比如美國,與墨西哥常有摩擦,蓋彼此相鄰也。在亞洲,日、韓儘管相隔一海,矛盾多多,司空見慣也;於歐洲,東歐一些國家反俄羅斯,蓋俄國近在毗鄰也。烏克蘭欲反俄,反不成之餘,尚要喪失領土——賠了夫人又折兵也。 對於中國,最典型衝突例子為日本——釣魚台爭議為一也;又如越南,甚至曾打過仗——國人尚視越南為白眼狼;與菲律賓,有南海主權爭議——菲律賓找美國撐腰,終兩手空空也;西邊印度,對中國,麻煩製造者也——彼此相鄰累事也。 嚴格說俄羅斯,亦可為中國之大患——北方強鄰也。好在美國一樣反俄,中俄有了共同對手,才彼此不生事也。 地緣衝突很多時候,非經貿所能平衡——歷史經驗總結也。比如歐洲各國,經貿如何頻繁,尚阻止不了開仗——於二次大戰前,英法、法德、德英,常火藥味十足也。又如烏克蘭,不論經濟如何凋蔽,依舊一心反俄也——寧為玉碎,不作瓦全也。 套諸於中國可作如是觀:中美由於相隔萬里,未至於魚死網破。美國打完中國一輪,跟著必又拉攏回——經貿利益制肘也。中日關係則不同:倘中國崛起能影響到美國,那日本作何看?敵意味濃,不可免也。 不少調查都是如此結果:日本對中國反感者,一般有五、六成,美國則頂多兩、三成。美國民間不論如何討厭中國,對他們,中國威脅並非即時——太遙遠也。日本?中國者,剋星也。 考慮到日本是靠美國市場養肥,親美反中,日本之國策也——按日本是自民黨長期執政,而自民黨者,美國信任也。 越、印亦差不多:對她們,美國遠在天邊,尚是米飯班主——做美國生意也;中國則倘是威脅,誠近在眼前也。 原則上美國對付中國,煽動周邊國家即可。中國對這些國家,不抱有戒心,不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