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2的文章

史泰龍與寶可夢

圖片
說到戰狼外交,該是肇始於習近平:擺在以前,中國基本是不多參與國際事務,能避則避。比如在聯合國安理會,一開會,中國通常投棄權票:大有事不關己,己不勞心之意也。 胡錦濤之年代則常強調和諧:不但對內,對外一樣講也。比如常向其他國家讓利,連美國與英語系,竟可視作結拜兄弟。一廂情願乎?廣結善緣不是不好,總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也。 舉例非洲一眾國家,普遍貧窮,一遇水災、旱災、風災、地震之類,中國出手援助,那倒不算什麼;同樣英、美發生天災,需要中國之援助乎?毋須中國關心也。英語系之人們,決不會因中國伸出援手,而對中國感激涕零:對英語系,中國者,算啥哉?何況尚要考慮到英語系,普遍反中最狠也:她們不是非洲國家,中國拉攏不來也。 習近平一上台即截然不同:比如說南韓部署導彈指向中國,中國即出台限韓令;澳洲反中國,中國即大加澳洲酒關稅;川建國一卸任,即制裁幾十個美國共和黨政客,蓋因極端反中也;又堅持對美國擺硬,才讓華為太子女獲釋告終也。 凡此按其實僅是小兒科:美國一激怒中國,中國不止制裁如此簡單,尚軍演,多項中美合作項目一一取消。如此大動作?對中國,具震懾效果也:美國束手無策也。 需戰狼外交乎?不如此,誰會顧及中國利益?寧做史泰龍,不當寶可夢也。 按國際關係從來是從實力、地位出發:不但美國,俄羅斯表表者也。而弱國,亦通常不可能有主導權:看希臘、菲律賓之類,誰理會哉?另一方面越擺弱,只是徒讓對方予取予攜:彷似砧板上之肉,任人宰割也。而倘不欲被人欺負,須戰狼外交也:告誡對方勿胡來也。 而倘可以,甚至理應鬥死美國:美國之心態是不到黃河心不息,不見棺材不落淚。要使中美關係改善起來,就是需要極端手段。一旦美國踢到鐵板,或頭破血流,自然顧及後果也。 按中國能否戰狼外交,一個關鍵在於中國市場:美國之地位說白些,是恃著各個皆搶著做美國人之生意。當各國皆視中國市場為重中之重,中國自獲談判權也。 按國際關係從來是從實力、地位出發:寧做史泰龍,不當寶可夢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權宜內閣打惡仗

按習近平已迎來第三個任期,在用人上,頗有大破大立之意:其中多位已屆退休年齡之核心,像國家副主席王岐山,和國務院幾位正副總理,皆宣告退下火線;又如外長王毅,同樣因年事已高,不再擔任外長,由駐美大使秦剛接手也。 觀乎整個班子,有兩層:倘中央決策局,儘管有不少新面孔,大多有相當年紀——只有一人才剛六十出頭,惟普遍未近七十也;反而中央委員則多些較年青者:一些報導把焦點放在習近平之親信,皆僅五十出頭多些——未知是否接班人也。另尚有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,曾被指有機會接習近平班,卻未入中央決策層——去向不得而知也。 決策班子會否嫌老,究其實見仁見智:哪怕老,竊以為習近平此屆內閣,權宜性質居多也。 說權宜,意味著是為特殊情形而辦:一來,中國要應對美國之打壓,不得不戰狼外交;二來,科研攻堅大計成敗對中國產業升級,至關要緊也;另中國近年才脫貧有成,如何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,共同富裕,需更多具體著落也。 這些複雜情形攸關中國未來,能否更進一步:需知中國今天之經濟已有異於舊時,尤其中國之生產成本對諸二、三十年前,已增加不少也。倘要維持世界工廠地位,大不易也:除非於質之方面有突破。只是以中國之經驗,參考價值缺缺也:摸著石頭過河,不可免也。 根據很多國家經驗,一旦經濟發展到某程度,倘無突破,往往返貧——拉美國家為例也。中國會否一如拉美?於可見未來,關鍵也。 如此一來領導人之經驗,不可或缺也:靠下一代人領導不是不可以,困難是輕易讓他們擔大旗身負重擔,尚要應付未來未知之數,不免壓力太大也。 當然想必習近平不會忽視接班人之問題:只要看中央委員有不少五十出頭者,當可見也。只是倘讓接班人能堪當大任,總需時間:或再讓接班人有更多實踐,實際些也。待日後克服一系列之挑戰漸見眉目,才讓接班人接手,對接班人,好開端也。 有一點可以肯定是,戰狼外交必然繼續:既為應對美國打壓,或好戲在後頭也。

中國需超然蓋世

圖片
對國人而言或有一疑惑,那就是何以中國近幾十年取得很大進步,尚是不獲大多國家肯定。本質上作如是想,流於死要面子——想太多也。然倘非要解答不可,答案實顯而易見也。 關鍵在於要真正獲認同,在於二字,曰「超越」:所謂「超越」概言之,是要做到出類拔萃,且超然蓋世。聽來強人所難:惟如此,對方才會五體投地。可是止至目前,中國使世人敬佩之成就,幾乎無也。 說到成功達至超越之例子,華為該是:其研發成就毋庸多言也。可是除華為,中國尚有否其他能創造出價值之企業?更多是恆大式之小丑也:以財技蒙騙投資者,算什麼貢獻哉?又如瑞幸咖啡,中國市場對咖啡之需求,能有多大?正因無,於是做假帳也——讓世人覺得中國之企業,普遍是沒誠信之敗類也。 而哪怕是腳踏實地之企業,亦鮮有傑出成績者:即以「李寧」為例,究竟此一運動服裝品牌有何獨特賣點?橫看豎看,Adidas之次級版也。 按過去中國一直奮鬥所作之成果,一詞記之曰「脫貧」。不是脫貧不應該,而是對於富裕多時之先進之邦,會覺得,有何了不起哉?今天中國洗衣機、電冰箱、電視機之類逐漸普及,然英、美者,上幾代人經已有也。而今天中國越來越多家庭有房有車,對英、美者,有何好炫耀哉?大驚小怪也。 中國拚命起房又起摩天大廈,又築公路又鋪路軌又修橋樑,對英、美、日等,沒什麼大不了:本身已夠多也。 事實不但英、美、日,像中東、東歐、拉美者,於舊時,一介平民擁有一部車,平常不過也。同時期中國買車普及乎?頂多腳踏車而已。 按其實中國過去幾十年,所借鏡者很多取自日、韓:日、韓之一套對諸世界各地,低端下流也。像人妖明星,多少國家會有興趣?陰陽怪氣,噁心突兀,傷風敗俗也。中國學這些幹嘛?倘弄至國家形象敗壞,無謂也。 總言之中國今後之困難,在於如何創出非凡成就,且要足夠多:對中國,不免要比其他國家,付出多幾十倍努力。而且,不戰狼不行也——一如華為也。 中國今後之困難,在於如何創出非凡成就,且要足夠多:對中國,不免要比其他國家,付出多幾十倍努力也。(瑪莎拉蒂官方圖片)

李寧品牌誤招怨

圖片
前奧運金牌得主李寧所創立之品牌「李寧」,一向以來不慍不火——缺乏突出看頭也。至近來推出新品時,更讓自己陷入尷尬:原來是李寧最新推出之套裝款式,被指酷似二戰時之日軍。因而於網上引起一連串謾罵,彷彿李寧數典忘祖也。 此中焦點在於李寧公司一位董事:其人原來是日本人一名,被指為此服裝設計之總舵手。李寧何以起用此君?是其人曾為日本品牌任CEO,亦曾涉足中國市場,而李寧,還冀望其人能為李寧公司帶來變革,哪知誤踩地雷,惹出是次爭議也。 從服裝照片看,那設計究其實並非日軍獨有:其基礎,一般極地民族之款式也。之不過整體看,始終流於古怪,甚至陰陽怪氣:彷彿專予小孩穿也。難道李寧轉賣童裝?不像是,目無章法居多也——經營不善之老毛病,改不過來也。 倘此日籍總裁確真一手主持此服裝之設計,李寧找錯對象也:要找,理應師法真正世界級品牌,即Chanel、Gucci一類,而非日、韓風格也。 按韓貨之一套誰都知道,地攤貨本質也——憑什麼賣貴價哉?而日本則是審美觀方面問題:蓋日本,素來是缺乏審美觀念之國度,尤其常有匪夷所思之想法也。舉例汽車即普遍酷似豆腐、雞蛋、和果子形狀——大氣不足也;又有企業,竟畫一個大貓叼小貓圖案作公司商標,而此企業,非以玩具為本業也──物流公司也。 日本人之名字有不少讀來古怪突兀,諸如「水上繫雄」、「藤本那輝」、「有村架純」、「國守秋比古」、「江戶川謙次」等等。反映什麼?文字審美奇特也。 總言之是日本品牌,本就上不到高檔次,哪怕奮鬥幾代人,依舊如是。當中國產業升級時,師法日本,即生出四不像之尷尬也。韓國則更是:限韓令者,誠有其意義也。 按李寧公司之困境追本溯源,似是李寧本人:非營商之材料也。尤其哪怕如何為李寧公司注入活力,始終創不出突破:這不僅是李寧之問題,中國企業普遍現象也。 整體而言中國真正上軌道之企業,僅華為:李寧倒好些,至少不像恆大般當小丑也。 整體而言中國真正上軌道之企業,僅華為:李寧倒好些,至少不像恆大般當小丑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藉制裁進行抵制

圖片
按舉世飛機生產商除空中巴士,好像僅波音——其他不是沒有,都是些不入流者,且無日、韓廠商也。而中國過去亦鮮有涉獵飛機生產,直到C919面世為止:即於早前中國方面宣布,C919客機正式接受商業訂單,年底可交付。至於首批購買者,當然是些國內航空公司。 無疑競爭是一定有,究竟C919對空中巴士影響多大,應該輕微:中國支持國產之餘,總會購買一些也。惟波音則不然,蓋中國,本就懷疑波音飛機之質量,何況中美關係敏感也。當然不是說中國自製客機是為防美:純粹科技進步之過程也。特別是作為大國,當產業走到一個階段,不免會想:或生產大飛機,不好乎? 另一方面自製客機客觀上,能讓自己有選擇之餘地:萬一某日美國要脅,中國獲自保空間也。始終中國已是舉世重要買家:只要是大品牌,必巴結也。如是者對中國,手握談判籌碼也:中國制裁對方,殺傷力不容小覷也。即如川建國手下一眾共和黨人,今後好工難獲也——凡大品牌者像蘋果,以至微軟、麥當勞,基於顧忌中國市場,摒棄此群人也。 而倘深入些看,過去中國制裁其他國家,通常是選擇些中國不需要者下手,藉機排除在外。有兩例: 其一是限韓令出台時,即特意向韓流、影視方面下手——對中國,反感韓流文化也。尤其那些男明星,普遍女裡女氣,噁心突兀,對中國,傷風敗俗也。其他貨品諸如泡菜、衣服之類,則未至於反感:有與否,沒所謂也。 另一為於制裁澳洲時,中國是選擇葡萄酒下手:對大多數人,澳洲酒算哪根蔥?低端下流,拚命進入中國市場,並售以天價,擺明當國人冤大頭也。而對中國,要選擇,理應選擇歐洲貨:葡萄酒之正宗也。其他貨對中國沒相干,才姑且網開一面也。 由此即可見到早前美國議長訪問台灣,引發台海危機,中國即叫停一系列中美合作:倘細心看,根本是中國不欲合作之項目。像環境保護,中國本有自身需要,毋須與美國看齊也;另亦涉及軍事交流,尤其中國常受美國打壓,能尋得共贏空間乎?空中樓閣也。 兩岸本不算作國際關係,亦是類似戲碼:大陸抵制台灣最先即為漁農產品,包括菠蘿、石斑、番石榴這些。且這些漁農產品論質量,皆九流,甚至有品質問題,趁兩岸關係低迷時,速速整治一下也。 未來波音會否是中美角力之犧牲品?當有C919,可能性不能排除也。 過去中國制裁其他國家,通常是選擇些中國不需要者下手,藉機排除在外:波音者,或是中美角力之犧牲品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中國控疫轉變關口

自疫情爆發以來,通過接種疫苗,很多國家已逐步回復正常生活,只是步伐不一也。亦因此反而對中國不利:堅持控疫所帶來之正面效應,不再也。比如於網上已常見國人,對控疫持續深有微言:其中即有傳出謂未來五年,官方將堅持嚴格控疫,迫使官方即時澄清否認。 究竟中國應否控疫下去,大辯論固然不可免。孰是孰非不論,個人依舊認為中國政策改弦易轍,只是時間問題也。 究其實這是一個曲折之過程:具體說是,必然是控疫控得弊大於利時,才會修改政策也。人之性質是很玄妙:一定是環境逼迫時,才會有轉彎之念頭。一日未到危險關頭,一日不會改變也:改變人者,環境也。 中國之情況是原先控疫有成,因之不免迷信先前經驗:死命堅持到底也。其他國家控疫無疑皆比中國不濟,反而因此沒包袱,能放心賭一把也:可嘗試不同想法也。於是乎,更快走出困境也。 按古語有云「福兮禍所兮,禍兮福所兮」:早早享得福氣,往往意味日後面臨沉重代價——大家抱保守態度也;而災禍不斷,通常會有助於警惕自己,同時作嘗試時,毋須過分顧忌——心態上沒負擔也。舉例而言:英語系國家長期執世界之牛耳,導致目空一切,排外也;舊時可非如此:反正沒太多成就供吹噓,乃放心開放包容也。 美國執意反中國之背後,是未嘗得此中苦果:一旦頭破血流,中美關係轉捩點也。 話說回來,中國控疫究竟到轉捩點沒有?須先衡量控疫利弊:原先疫情僅發生於中國,病毒又沒擴散,中國強力控疫,當然容易成功——值得下一注也;然如今疫情早已發生於每一國家,病毒繁殖無數,遍布全球各地,尚能殲滅病毒乎?起碼技術上,挾太山以超北海也——不但再難有成效,弊多於利也。 同時觀乎國內外之環境,於內,頻密控疫常使工廠突然停工,供應鏈大受干擾也;於外,當各國陸續推高疫苗接種,繼而開放時,中國嚴格控疫,顯得古怪突兀:外人會以為中國無能也。以中國好面子之性格,尷尬也:總有求變之念也。 換言之當臨界點一到時,水到渠成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