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中心思想包袱

經常有人強調香港是金融中心,尤其香港政府官員。只是揆諸全球,光靠金融吃飯之經濟體,並無多少:日本有其產業(Sony、Panasonic),南韓有其產業(三星),歐洲也有其產業(平治、法拉利、空中巴士)。哪怕是細小者如新加坡,金融外,尚有石油化工——藉地緣之便也。

按金融此一行業正常而言,是不需太多人手,對於解決就業,決非良方;二來金融之性質說直白些,是為企業籌集資金。企業籌不籌到錢關鍵不在哪裡籌,而在投資項目,能否真正帶來回報——投資者倒不蠢,蓋貿然擲錢下某一項目,隨時輸清光也。

究竟能否判定某項目有回報,好像需專業知識,然實際情況是,那些金融專家,給之所謂專業意見,很多時都無用。且還有不少例子,是知識水平較低之散戶,投資之命中率,更可觀也。

即是說,金融業實質上似騙子多一些,尤其是其內裡看似很玄,更為一些有心人,提供操作空間也。

因之亦可作如是說:所謂金融中心究其實,對經濟,並非至關要緊。尤其既然投資項目,重在回報,則不會沒哪個金融中心,企業、經濟就不行。就如沒紐約華爾街,全球經濟完蛋乎?非也,太陽照常升起而已。

按其實對任何國家,根本是可自行選定某一城市,作為一國金融中心:以歐洲為例,法、德實不應依賴倫敦,蓋巴黎、法蘭克福,一樣也。又如日本,一個東京,已可也。

而至於對中國,亦同樣:大可選定一個城市,比如上海或深圳,為金融特區,性質類似當年成立深圳經濟特區。成立金融特區時,其他地區之限制,仍舊保留。至於金融法規如何定,有可議空間,重要是,切合中國國情則可。

當然並非說金融中心一定要設:為融資完善法規,才較實際。

總言之金融中心,並非有什麼門檻,且那些所謂專業,包裝多於實際。倘香港以為靠金融就可養足一世,未免異想天開也。

揆諸全球,光靠金融吃飯之經濟體並無多少:金融業實質上似騙子多一些,尤其是其內裡看似很玄,更為一些有心人,提供操作空間也。(中新社圖片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中國升級日本反感

產能過剩韓國最傷

與中國脫鈎需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