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21的文章

中國之飢荒記憶

中國農業學家,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,以91歲高齡辭世。袁之逝世在中國不可謂不是巨響。像網上有人作個留言,曰:「中午已把飯乖乖吃光了」,一時間衝上熱搜。而在各地學校,校方又藉袁氏,著學子們要珍惜食物也。 舉國上下一片肅然大抵事關脫貧:按中國史上飢荒日子不絕於書,直到近代亦如是。本為教師之袁隆平,為立志解決之,花了很多年時間,研種出雜交水稻——其特點是在耕種面積不變下,依然能增加產量。而剛巧雜交水稻全國推廣後,糧食問題對諸今天中國,至少未見危機也。 由於關心飢餓,袁氏近年還進一步,在央視大呼立法,把浪費食物列為犯罪行為。經過當局幾年調研,於今年四月出台《反食物浪費法》。 浪費食物立法禁止,應該乎?價值觀問題也:英語系當然覺不可理喻,尤其是她們之窮人,普遍可吃到癡肥。浪費?沒相干也。基於背景不同,英、美、澳等,是不可能理解飢荒對中國之影響——從中國之歷史看,糧食問題處理不好,動亂不止也,且很多時,是王朝換代之開端。 美、加、澳等地方,地廣人疏,農田一望無際,食物自非問題;英國至少有殖民地因素,比如咖哩於印度找,於東南亞找菠蘿,於中美洲尋香蕉。 也可作如是看:要維穩、要治貧,糧食即使進口,中國亦不會太講究。比如從美國進口米麥大豆,因美國農地廣,產量大,供應充裕,且定位實惠,國家不會介懷;從日本進口則恐怖矣,蓋日本地狹人稠,哪有土地增加產量?鼓勵國人吃貴米,犯罪也。 在國內筆者倒見各超市、小店,賣不少美國水果、米、麥——賣相粗糙,勝在價格過得去。日本者則極罕見:別看包裝如何精美,對國人,一見價格高昂,很易勾起飢荒回憶——民憤也。 另一方面,食物浪費立法禁止,如何執行條例?筆者不才,估大概是大派督導員,到全國各餐館、麥當勞管束大家,一見食物剩太多,檢控也。英語系或認為無謂,中國則因歷史記憶,不作如是看也。

疫苗與殺戮戰場

隨著疫苗戰開打,全球控疫已進入新階段。只是各國進展不一——與生產能力有關。止至目前,疫苗生產者僅英、美、歐、俄、中。其他除乾等,束手無策也。 因之論速度以英、美最快——樂觀看,下半年疫情就結束;歐洲儘管一度落後,止至面前主要國家,接種人口普遍逾半;中國則稍遜,惟接種者亦達四億,速度明顯加快,使用疫苗數目,亦全球最多也。 當然背後可憐一些國家:比如印度、日本,或非洲之類,疫苗不能自產,在舉國控疫趨近疲勞下,決堤也。倘買疫苗,何處尋哉?舉目四望,沒選擇也。 早前拜登宣佈會輸出二千萬劑疫苗予他國。只是美國素來自私自利,自己優先,會有如此好心?恐包藏禍心也。 從情理上看,始終控疫要速戰速決,不論哪國,皆欲盡早結束疫情,己國優先,免不了也。要大家發揮互助互愛精神,在普通人際關係中,尚且不切實際,遑論國際政治也——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概念,陳義過高也。 另一方面,疫苗又涉及中國與英語系之恩怨:自開打疫苗戰以來,英、美、澳等,一直沒少詆毀中國疫苗,而中國亦不遑多讓,屢有質疑英、美也。而世衛試驗顯示中國疫苗效力不算一等一,然考慮現實,不得不批准中國疫苗緊急使用也。 如何看?按中國疫苗最大之問題,是中國本就一早控制好疫情。因之在疫苗試驗上,缺少病例臨床實證;反之英、美,疫情一度全球最劣,卻因禍得福,試驗機會較多也。然要注意者是,始終不論哪國疫苗,皆推出不久,起碼無法清楚疫苗長遠會有何副作用。可是即算如此,面對危急關頭,總要權變一下也。 按英、美之所以對中國疫苗攻擊不遺餘力,主要是競爭問題:哪怕中國疫苗效力不佳,起碼有價格優勢也。揆諸全球尚有不少窮國,倘出口疫苗,總得她們買得起也。英、美早就心知肚明:好貨有市場,劣貨亦有市場,中國疫苗,正是害得英、美割不了韭菜也。 故謂普世價值之觀念,對英、美,屁話耳:利益面前,露餡也。

修昔底德之局限

有個說法曰「修昔底德陷阱」,出自古希臘,謂倘一個國家強大起來,必威脅其他國家,於是引起戰爭也。 能否套諸中美關係?按古希臘時代是分成很多國家,彼此相鄰,倘有一強國在,當然難免生火藥味。中美則不同:一個位處東亞,一個北美,相隔一個太平洋,路途遙遠,有非打仗不可之理由乎?中國攻打美國,打得過乎?而美國打中國,有勝算乎?越戰為教訓也。 歷史上大多數之戰爭,是基於地緣衝突而起,即領土上有爭端,乃開打也。包括兩次大戰,第一次是歐洲各國間之衝突;第二次則是納粹打歐洲,日本打東亞。倘納粹沒輸,可能歐洲大一統也;日本則敗在攻打目標太多,資源應付不來,到投降時,不無條件不行也。這是國與國之間說,內戰不計。 但凡戰爭最忌戰線太繁,且補給線一長,物資補充不及時,災難性後果也。因之打時正常是攻近鄰:擴大版圖後,管治亦就手也。 美國歷來很多戰爭,就是敗在專攻萬里以外,諸如越南、伊拉克、阿富汗之類。打越戰就是以為「細細粒容易吃」,一介入,泥足深陷也;伊拉克亦看似很好欺負,結果是,美軍遇襲死亡人數,竟多於戰事中陣亡者;阿富汗則一打廿年,最後就由拜登宣告結束,撤軍阿富汗也——不認輸不行也。 越南、伊拉克、阿富汗畢竟羸弱,按理沒力還擊,卻也弄得尷尬。倘像北韓那種,一發威,美國乃顧忌也;蘇聯解體後變俄羅斯,美國敢動手乎?體量太大,難消化也。 打仗之道理很簡單,利多、弊少、成本低,就開打,如此而已。 說回中美:中美開戰,按理戰事該在亞太——中國不至於要遠處用兵。如此一來對美國甚不利:一來亞太遠在萬里,戰線太長,單是補給,已是弱點;二來中國體量大,一如俄國,倘連小國也打不過,能贏中國乎?三中國有核彈,打中國就是自毀也。 台灣問題尷尬在此:即算美國承諾保護台灣,鞭長莫及也。南海亦是:教美軍如何及時馳援哉?

中美治貧觀念異也

圖片
按中國一直認為自身最值得自豪者,為脫貧。當然脫貧並非不該,然考慮自身國情,各國看法有異:覺得中國之一套值得借鏡者,一般為落後之邦;先進如美、英,則不作如是看也。 如此就牽涉到貧窮之概念:絕對貧窮、相對貧窮。 何謂絕對貧窮?比如可以窮得沒衣褲穿——一爛,非找布料修補不可;吃飯,頂多米飯配以醃菜,有時連米也未必有;甚至外出,亦僅能用牛車——於汽車普及之年代,尷尬也。概言之,就像乞丐一樣。 近代中國正是如此情形:越內陸越如是,平民普遍住泥屋,連家具也沒多少,遑論家庭電器。而即使普通軍人,半似乞丐,半似土匪也。 相對貧窮則好些:比如英、美亦有窮人,只是衣服未至於要修補,飲食可以吃到癡肥,出入則靠二手車。而住屋,有舊房子選擇——往往數十年房齡,有家具電器。倘進一步,英、美窮人,尚可到處鬼混——於中國,除非甚為富有,才能花天酒地也。 習慣絕對貧窮之人,一見相對貧窮,可能覺得算是富裕——比較之問題也。而本屬相對貧窮者,一見絕對貧窮,則不覺有何異也——一樣是貧困而已。中國可以羨慕美國窮人之生活,惟在美國窮人看,有何好羨慕哉?沒見過世面也。 中國治貧之一套很簡單,確保基本生活即可:倘今天吃飯有肉食,好事也;衣服能穿,好事也;住房有瓦遮頭,好事也;出入有汽車坐,好事也,儘管此車形同廢鐵。對中國,倘能擺脫飢寒交迫之困境,才有意思也。至於其他方面,比如提供娛樂之類,不在考慮之內也。 毫無疑問中國之一套脫貧,難被視為普世價值:治理絕對貧窮與處理相對貧窮,本質是有不同。絕對貧窮即是物資缺乏,在落後之邦如非洲,借鏡就有意思;而至於像英、美那種貧窮,一般慈善工作,已可應付。惟以中國那種情形,慈善是沒效用:貧窮面積大規模也。 中國與英語系間鴻溝難填,對貧窮之看法,誠一例也。 英、美那種貧窮一般慈善工作已可應付,惟以中國那種情形,慈善是沒效用:貧窮面積大規模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