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1的文章

抓主要矛盾

中國面對反自己之國家,如日、印、澳,不論他們如何反,究其實倒毋須在意:於國際上中國最先需應付者,是美國。而一旦擺平之,其他反中國之國家,再如何反中國,沒大礙也。 始終放眼全球,以美國,才是中國最頭痛者。而其他國家一與中國有矛盾,最先想到者,美國也。比如有南海仲裁案:按菲律賓之所以鬧上國際法庭,背後正有美國支持。沒美國,菲律賓,如何對槓中國哉?自身實力不足也。 又如澳洲,一與中國為敵,除靠美國,沒更佳選擇也:哪怕美國漫天要價,澳洲能有意見乎?日本同樣:敢逆美國旨意乎?在釣魚台問題上,沒美國,日本守不住也。 印度與中國久不久會有邊境衝突:以印度之實力,靠美國,不二法門也。 至於越南則更是:既然與中國有矛盾,適度親美對越南,必須也。何況越南,是專做出口加工輸往美國:與中國,死敵也。 按日、澳、印與美國組成四方聯盟,其原理正在此也:沒美國作靠山,哪怕日、印、澳三國聯手,撼中國,尚未夠格也。 如此一來中國應對之策,必須先搞垮美國也:當然是不容易,為求生存,不得不當戰狼也。即如與菲、越爭南海,因有美國插手,沿海軍事布局,不得不劍指美國也。又如釣魚台,中國欲爭贏之,美國為大患也:否則派幾艘軍艦佔領島嶼,易過借火也。 包括台灣問題亦是:按台灣最大問題是島上政客,不論哪門哪派,皆親美也。倘一旦台灣政客拉著美國搞局,則對大陸,兩岸問題,變成中美問題也。 概言之,正是先抓主要矛盾,不讓枝節擾亂自己。而美國者,主要矛盾也。 按中國於亞太,困擾在於美國涉獵:起先為求自身發展,才忍美國;待壯大到一定程度,沒必要再忍也。戰狼外交,此其時矣。

鬥死敵人說

對中國而言,倘有一些國家反中國,關鍵不在於她們何以反,而在中國如何反應:倘伸出友誼之手,以為可以德報怨,蠢蛋所思也。 簡單說這些反中國之分子,在反中國時,本就不在乎在中國有何利益——借利益勸說他們,沒用也。另一方面某些反中分子,根本不是以理性角度看中國——偏見也。中國不論如何解釋,徒費唇舌也——這群人肯聆聽乎? 對這些人,中國乾脆把之視作敵人,即可:不但要反擊,還要狠毒,把他們趕盡殺絕。像美國已有幾十名共和黨人遭中國制裁,是正著:按其實中國,尚可狠心些也。 或問會否有反效果?根本想來多餘:按這些反中分子反中時,本就不曾顧忌——必越反越狠也。哪怕中國不還擊,亦然。即是說中國狠毒起來時,代價已不重要:不論如何,他們都會瘋下去也。 即如美國,中國常強調中美之間合則兩利,鬥則俱傷,誰會相信?美國根本不在乎,蓋因合,對美國,不見得有好處也。而且中國,真能從中獲益乎?比如不斷增持美債,實則,是拚命資助美國,倒打自己也。 事實上中美關係一惡化,對中國未必是壞事:比如美國加中國貨關稅,且不肯撤,對中國,可以是一機會減少對美出口。而從宏觀角度,中國根本就應多加關注自身需要,而少為美國操心:按中國本就有相當內需,何不自己優先哉?何況出口美國,不過是白白供養對方——賠本生意,早應摒棄也。 對澳洲亦是:中國理應堅持一帶一路,加緊搜羅非洲、中亞、拉美資源。屆時向澳洲進口時,方便壓澳洲價也。 概言之,是中國,能否懂得關注自身利益:而從中國種種舉動看,依然戰狼不夠,尤其在應對反中國家時。沒好好保障自己,是中國值得擔憂之處也。 當然對中國一貫友好之國家,中國毋須狠心:主動為敵,多此一舉也。

澳洲死拚根本因由

按反中國之國家之所以反中國,歸根究底,利益之矛盾也:比如領土、邊防方面。這往往很致命:正常說,沒一國家,會容忍自己喪失領土也。 此中最典型者為日本:單一個釣魚台,已足使中、日間非此即彼。又如越、印,中國為近鄰,軍事磨擦,甚難免也;菲律賓則爭島嶼——皆位於南海也。 軍事、領土上之矛盾,本質是很難化解——靠貿易亦擺不平。倘真是要攤牌,不但是勝敗之問題,還要是消滅對方——要對方化成焦土也。觀乎世界歷史,與鄰國貿易,順理成章也,可是往往制止不了磨擦——須靠武力解決也。兩次大戰前之英法、法德、英德,正是如此關係也:其時她們衝突之程度,零和遊戲也。 中、美之間所涉及者為大國之爭霸——冷戰之餘波也。因之中、美關係,宜視作特殊例子——未至於莫名其妙也。 反而有一國較難理解者,為澳洲:始終中、澳之間遠隔重洋,不涉爭地,而澳洲之國際等級,又難與中、美比。再說經濟上,不像是競爭關係:按澳洲主要是賣原材料與農產品,工業缺乏看頭,與中國,不同層次也。以澳洲之地廣人稀,賣資源已夠過生活,何況中國,尚是大買家也。與中國作對,有意思乎? 綜合各方面看,或此為合理理由:中國搞一帶一路,和積極投資歐非拉美,皆不利於澳洲也。比如,非洲、拉美、中亞等,蘊藏不少金銀鐵礦。倘中國積極進口,並投資之,必減少光顧澳洲也。同時以全球看,這些地方之資源,一旦被開發,對澳洲,多了競爭對手也:於未來,難再坐地起價也。 賣金銀鐵礦整體比賣農產品好賺:正常人吃東西是講究實惠。礦物資源則價格可大起大落,從中有得一賭:石油是為例。 中國當然不會因中、澳關係,而不尋找其他貨源:買家者,處產業鏈下游,總有盤旋餘地也。澳洲倘不欲坐視財源萎縮,乃只好死拚中國:哪怕賠上國運,亦要也。 早陣子澳洲高調宣布與美、英合作建核潛艦,正為一例:按以澳洲工業實力,造核動力潛艦,不自量力也。為抗中國如此搞,值得乎?風險甚大也:一輸,嗚呼也。

反中族群析

一國裡究竟哪些人會反中國?端視乎與中國,利益往來如何。深者,對中國,會有所顧忌,否則另一回事也。 即以美國而言,蘋果、微軟、麥當勞、星巴克之類,因大賺中國錢,乃常為中國說好話。就拿蘋果說事:按蘋果一見中國消費者有何意見,例必端出措施回應。中國市場很要緊乎?倘看業績,的確如是,否則何須低姿態哉? 然倘與中國沒瓜葛,則另一回事也:比如服務行業,包括郵遞、教師、廚師、職業司機、醫護人員,又或法律、會計、傳播媒體,皆中國不需要也。以川建國為例,其人本為地產大亨,與中國,不相干也。 中國能否拉攏這些族群?按一般服務業本質上是需在地化:如在中國,當然是國人優先用。有非用美國人不可之理由乎?又如川建國,中國拉攏其人幹啥?學其人炒房乎?無益於國計也。 其他國家亦是:法、德、意倘是產業界,中國市場者,米飯班主也。而對餐館、銀行、郵遞、法律、會計之類,中國與己何干也? 又如中東,石油企業,見中國,必客氣也。惟對一般中東人?中國者,有距離也。 非洲倘非能賣些金銀鐵礦到中國,抱中國大腿,無謂也——非洲人普遍支持中國乎?中南美洲亦尷尬些,蓋因咖啡、可可豆、牛油果之類,中國興趣缺缺也——當地人,鮮有機會接觸中國,乃難對中國友善也。 至於一些與中國敵對者,則乃基於利益衝突:印度在產業上與中國,競爭關係也,而印度貨則因產品太低端,在中國市場,沒戲也。另越南亦雷同:尤其是出口到中國,難獲甜頭也。更關鍵是兩國皆與中國毗鄰——有地緣矛盾也。越、印人普遍反中國,必然也。 韓人在網上常與中國網民爭執,且同時,三星又兵敗中國——韓國友中,沒動機也;日人則恆視中國為剋星,且日貨,又難給中國消費者面子——反中激烈,沒顧慮也。 凡此中國能否化解?拉攏他們,必碰灰也。

以貌取人之流弊

關於中國整治人妖明星,倘深入去看,或是肇於強調外表之風,越趨極端:體現在濃妝豔抹也。而事實是近來,濃妝之風氣,為官方炮轟重點也。 以外表衡量某人之價值,究其實,生物本能反應也,且簡單易懂。比如每年有選美會:資料記載選美會約十九世紀末開始有,源於歐美。傳統上選美所選者都是女性:偶而亦有男性,多僅斷續舉辦,不長久也。 說到美人,遠者不論,倘說香港,筆者聯想到兩個表表者:其一為趙雅芝——《上海灘》女主角也,另一為楊采妮。前者,於1990年代曾主演一古裝連續劇,於兩岸轟動一時;後者,記憶中於同一時間,國內街頭巷尾,皆貼滿其人之海報。 兩位香港美人於國內,或者是個開端——此前外表好不好看,不太側重;惟筆者看來《還珠格格》才是始作俑者:此後作品一大堆,甚至女配角,皆以貌作賣點,彷彿外貌值千金也。 按影視作品以外表選拔女演員,從生物本能看,情有可原。然流弊顯而易見:外表好壞本是天生,而醜陋,是否代表其人缺乏價值?尚有其他標準也。比如說苑瓊丹、羅蘭演技精湛,毫無疑問也,可是一個為醜婦,一個老太婆也。難道因此否定二人? 以外表評價一演員,倘是女士尚且稱不公道,男士亦不例外:《戇豆先生》男主角路雲阿堅遜,擺明不是美男子,因作品成功,曾獲英女王授勳也。 另一方面弊端在於整容風氣盛行:據說荷里活有半數女星曾整容。中國如何?倘普遍重外表,差不多此數字——保守估計也。 從國家層面說,擁有一大堆美女、美男子,國家形象會提升乎?代表國家強盛乎?歷屆環球選美冠軍多來自中南美,可是中南美,多是失敗國家也。 而倘回顧過去,中國影視亂象歸根究底,市場未成熟也:根本連經營亦缺乏概念。對於引進之事物,不識分辨,囫圇吞棗——尤其人妖明星,市場甚至以為是先進之體現,殊不知,愚昧無知也。 當歪風民間抵制不了時,出動官方干預整治,沒辦法也。

棒打日、韓之意味

圖片
日劇有部著名者曰《半澤直樹》,講述主角半澤身為大企職員,受辦公室政治牽制(惟不用吃椒魷)——按現實中日本之打工族,正是類似半澤,除打大企工,沒多少出路選。而在日本職場,員工拿著者,鐵飯碗也:可如此一來,人員流動性甚低也。 另尚有部為韓劇《漢摩拉比小姐》,女主角出身富裕家庭,自小學琴,長大後修法律成為法官——看起來,中產普遍之背景也。而女主角打扮還頗搞笑——彷似樹熊也。 與中國有何關係?兩劇之故事固然是虛構,之不過故事之背景,是出自日、韓人普遍現實生活。於中國,國人有多少能如此優渥?極少數也。比如,國人多受僱於山寨廠——小企也;又沒鐵飯碗待遇,除非任公職;人員流動性大,生活不免機動——讓孩子上才藝班,奢侈也。 故謂日、韓這些作品倘拿給國人看,國人必難感共鳴:生活背景迴異也。 而倘進一步說,企圖把日、韓之一套套諸於中國,其不碰壁亦幾稀矣:又以才藝班作例,對國人,徒然加重負擔而已。另鼓勵一眾山寨提升員工福利——比如保證鐵飯碗,以山寨盈利之不穩,走得通乎?企業要發展到像三星、三菱那種巨無霸,以中國市場競爭之激烈,作死也。 從樂視到恆大,正是如此糊塗:按兩企之老板明顯是好面子之輩,乃欲仿效日、韓也。他們就是無視中國市場環境現實,終夜半臨深池也。 人妖明星情況更是:日、韓此等畸形愛好,能不激怒國人乎?迫使當局雷厲整治,對相關投資者,咎由自取也。 再換個角度看,中國官方近月來一系列整治措施,多少有棒打日、韓之意味:由補習到打機再到追星文化,皆盛行於日、韓也。而共同富裕之目標,正是抵制日、韓財閥經濟——在官方看來,理應借鏡法、德、意,以中小企為本也。 按其實日、韓那種優渥生活,主因在於日、韓本是靠美國供養——美國給市場日、韓,日、韓即發跡也。中國則不然,蓋常受美國之打壓,一如華為——當中國要不屈不撓,堅持反抗美國時,日、韓經驗,用不著也。 中國官方近月來一系列整治措施,多少有棒打日、韓之意味:由補習到打機再到追星文化,皆盛行於日、韓也。(shutterstock圖片)

強硬尚有本錢哉?

華為太子女事件如此輕易落幕,某程度出乎意料也。說拜登對中國不會太硬,此謂之一也——見中國遲遲不妥協,加以長此下去不利美國,乃速速收手也。 且不止此,適逢十一國慶,拜登手下之國務卿,還特意發電向中國祝賀——以美國之大阿哥身分,祝不祝賀,沒相干也。倘要強硬,有必要給中國面子乎? 拜登治下之美國,對中國之所以硬不起來,歸根究底,是有求於中國:倘連政府之財政,都要靠中國買債券維持,則談判籌碼,落在中國手上也。與此同時以美國債務規模,不讓中國掌握美國政府命脈,難乎其難也:尤其是,拜登還要擲萬億多大搞基建,儘管這些基建,恐多大白象也。 光財政一項,美國即不得不屈膝於他國,起碼自冷戰以來,未嘗見也。美國在政府財政上長期不知節制,其惡果,終於反映在對中國政策:難擺硬也。 另一方面,始終中國已是世界數一數二之市場,拜登與其官員,犯不著開罪蘋果、微軟、麥當勞、肯德基他們。法國為空中巴士,乃常給中國面子也;德國看在平治、西門子份上,乃常對中國友善也;意大利為顧及法拉利,鮮有惹毛中國也。 按中國在貿易上有如此待遇,不是跟冷戰時美國,一樣乎?伊朗、古巴反美,代價是做不成美國生意——美國處產業鏈下游也。此一位置今中國亦坐上,反中國?必類同於伊、古也。 不是說美國今後不會防中國,而是美國可用手段,選擇有限:最大之可能是假手其他國家挑事:一般情形下以地緣衝突,最有機可乘,因之日本、越南、印度這些,才積極反中國也。 這與奧巴馬年代一樣:按其時美國所聯合者,最典型為菲律賓,日本次之。拜登故技重施無疑舊瓶新酒,有效才要緊也。 按美國如今聯合日、印、澳搞出一個四方聯盟:此一組織撇除美國,三國彼此距離甚大。倘非針對中國,弄不懂是為些什麼:經濟上互補,牽強也。

中國外交轉捩點

華為太子女獲釋對美國和英語系,不可謂不尷尬——偷雞不成蝕把米也。而中國官方對此事之評價是:中國一大勝利也。毫無疑問事件裡,中國只要一直擺硬,硬至美國與英語系撐不下去,即可也。在外交上,或是中國之轉捩點。 筆者之意思是,中國未來對外姿態,整體會較強硬——戰狼外交也。 中國過去因貧窮,僅處產業鏈上游,自沒條件討價還價。反映在聯合國開會,中國往往投棄權票,彷彿不聞不問也——在其時中國之意見,既沒人在意,亦沒人尊重也。今中國已是世界數一數二之市場,對各國,給中國面哪怕極不情願,沒得選也。 法國親中國乎?不見得,惟考慮到空中巴士訂單,沒辦法也;德國親中國乎?一樣沒選擇,蓋要顧及平治、西門子訂單也。意大利因要賣跑車,乃對中國客氣也;中東賣石油到中國,乃對中國友好也;中國一出限韓令,南韓即損失慘重也;澳洲與中國為敵,澳洲酒廠即破產也。 另一方面過去中國對美國之態度,不可謂不友善,結果如何?美國照樣暴揍也。既如此,中國尚有理由客氣乎?戰狼外交正是此一反映:比如,美國一制裁中國,中國即以牙還牙,制裁回美國也。 迄今美國已有幾十名政客被中國制裁——多是共和黨人。制裁什麼?包括不得與中國做生意,連外資倘是依賴中國市場,不得聘用此群人也。這群共和黨人,部分甚至長期待業——各界避之則吉也。 尤其是英語系明顯很不適應:大概是習慣了中國忍氣吞聲。然擺出戰狼式姿態,換轉別國,正常也:北韓是為例。 於中國史上由忍辱負重演化成戰狼,是有先例:漢朝一立國即一直和親,至漢武帝時代,有些實力,開始動輒揮軍也。現今中國正是參考漢朝:進取些,有何不可也? 現在美國最大問題是政府之財政,是要靠中國買美債維持:如此一來還向中國擺硬,地動山搖也。按理美國倘視中國為敵人,根本不應讓中國掌握美國政府之命脈,只是倘因此美國要大削政府開支,必傷筋動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