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19的文章

港人短視,難助大灣

香港難以在大灣區整合中作出貢獻,一個關鍵在於視野:意思是,搞發展之長遠程度。 要打造大灣區經濟體,最重要關鍵莫過於計劃要長遠,尤其是交通網絡和城市發展,短視是萬不得:比如鐵路網,可能需溝通各市間,即深圳地鐵能通往東莞,同時亦通至對面岸之珠海、中山。另外產業發展也要看長線,因涉及之科研項目,本質,是需時很多年才見眉目。 華為是例子:從1987年成立至今,華為歷史已幾十年,其間尚要跌跌磕磕,才有今天之成績。 換言之,一切不只滿足眼前,也要為未來準備。 香港問題正在此:比如最簡單建樓,很多時都隨隨便便,哪裡有地就建,從無想過建好之後,可能涉及到交通,或各種生活設施之壓力——簡言之,沒城市規劃也。國內則不同:發展一個社區,市政府會先準備大片地:這些土地可能閒置多年,惟也會先鋪好馬路,到建好樓,又會預留用地建地鐵,以及安排生活配套。茲舉一例:若干年前筆者曾到深圳龍華,當時僅一大爛地;近來再到,建好樓之餘,交通、配套方面,已弄到七七八八。 按深圳地鐵首條線乃2004年通車,其時僅兩條,且皆走深圳市核心;2011年則有五條線,由羅湖西通至機場,北到龍崗、龍華,再南通至蛇口。然而深圳市政府尚不滿足於此:先再有7、9、11號線,目前尚建有幾條,甚至遠達東莞、惠州。香港會肯建如此多鐵路?就算建,看沙中線那些糊塗賬也知:概言之,沒效率也。 香港搞基建是明天之事明天算,不會想到長遠,即使需求飽和,也如是:甚至認為是大白象。 香港與大灣區各市視野之不同,會使兩地合作時不能協調:要港人遷就,港人必不願,惟倘要大灣區各市遷就香港,就意味大灣區之發展,要被迫停滯。須知國人普遍心態,當然是更上層樓,起碼越多房子供應越好,或者,地鐵線越多越方便。 香港人短視之心態,決定了香港在大灣區,無法產生貢獻——確切些講,絆腳石也。

香港,大灣區多餘人

按照中港兩地人視野之差異,則大灣區此一概念,有香港在內,可能比沒香港還糟。 如何解釋?先看大灣區之佈局:簡言之,就是珠三角各市進行合作、協調,以發揮更大效應,促進中國更進一步。隨著中國產業升級,珠三角之定位很明確,就是要發展高增值產業,決不再一如往常,搞些出口加工此種低層次東西。 光論此點,香港、香港人在大灣區之角色,就很尷尬:香港大多數企業層次很低,往往做些出口加工,即在珠三角設廠,香港建寫字樓負責下訂單。此等企業除盈利低(因難生出附加值),亦缺乏核心技術(純粹下客戶訂單,毋須自己研發)。此外因營收差,在企業管理方面,相對較為鬆散,隨隨便便也行。叫國人向如此企業學習,如何產業升級?最多只能在由零開始之年代,起到家。 另一方面,倘若要合作要協調,各市之文化,是不能有太大差異。與此同時各市之視野不但要統一,還要夠闊,才能面向更廣市場。尤其是當國人性格普遍講大氣,重宏觀之時,政府政策,更要如此。 而論此點,香港人,也是給不了什麼來:港人視野素來狹隘,尤其是愛盯著些芝麻綠豆,與國人格格不入。看早陣子賀歲檔當可明瞭:香港跑出者是《廉政風雲》,於國內淪為炮灰;而國人好觀看者,乃重型大片《流浪地球》。國人普遍講雄心,欲升級,冀更上一層樓;香港人,則寧可死抱著過去經驗不放,哪怕形勢時不我予。高科技?香港人更相信「Low Tech撈嘢,High Tech揩嘢」。 事實以香港人之能力,最多只能溝通一些東亞小國,比如日本、泰國。而國內需要溝通之國家,像中亞、東歐、非洲、拉美之類,非港人所能協助;至於美國以至法、德、意那些,中國直接打交道就可,哪需香港? 不能忽視尚有另外一點,那就是「一國兩制」因素:在一國兩制下,香港在大灣區一盤棋中,制度上、文化上,必然自成一格。如是者如何融入珠三角?須知香港經驗放在各省市,不一定合用,何況今日香港經驗,已幫不了中國升級。 有言「蘇州過後無艇搭」,按其實並非趕不趕上之問題,而是香港人,根本不適合,也不該乘坐此艇。香港人在此艇不但是多餘人,而且,還會是麻煩製造者,起碼提供到之東西,已滿足不了國人也。

從票房看中港差異

圖片
賀歲檔在國內被重型大片《流浪地球》輾壓,使港產片《廉政風雲》只能墊底。惟在香港,後者卻近乎一支獨秀,輕鬆大勝──池中無魚蝦自大也。如此現象反映自國內消費型態開始進化後,與香港之差異,越來越大。 其情形不難理解:國內消費文化就如筆者說過,是在乎產品能否給國人面子,夠不夠恢宏大氣,又或者,切不切合國人生活方式——《流浪地球》做到此點,因之大賣也。在香港面子並非主要考慮,也不在乎大不大氣——某些情況下,甚至顯得小氣,故主打香港瑣事之《廉政風雲》在香港,很容易有票房,即使有大片競爭,亦不怕沒勝算也。 在如此差異下,《廉政風雲》在國內滑鐵盧,究其實,乃意料中事也。 按其實其他方面消費也是,就如當國人逐漸揚棄三星手機時,三星手機在香港,尚有很大銷路;當香港人拚命搶購東大門服裝時,國人則嫌東大門服裝大氣不足,太丟人,而抵制之;香港人普遍崇尚日本那些雞蛋、和果子形狀之車,惟如此汽車在國內,沒人要。國人會對豪華車「瑪莎拉蒂」趨之若鶩,惟港人,則冷淡得多也。 國人選擇既如此,則很多香港本土文化,實質,是無法引起國人共鳴。就如深水步區那些麻包袋、紙紮、白糖糕之類,既無法給人面子,同時亦缺乏大氣。對國內消費者,買這些?何不買iPhone? 朋友也許會問,何以國人會追求大氣?大概在於其一,大氣之東西論本質,確能予人面子;其二則是中國乃一大國,而泱泱大國,看事情,不免講求宏觀,而不會盯死一個小點。從中國近年不斷在世界各地投資原材料、礦場、油井,以至碼頭、機場之類,再如廣設孔子學院,在在反映中國之佈局,是屬全球性,非針對某幾個點也。 香港則不然:因地方淺窄,觀念不免狹隘,往往愛盯著一些芝麻綠豆不放;又或,抱著過完今天才再算之心態──短視也。香港倘若溝通東亞個別國家,倒尚可,如日、韓、泰、印之類;國人則不但僅看日韓泰印,也會看歐非拉美,甚至外太空,關注全人類命運——《流浪地球》為例子。而國人也清楚,己國一舉一動,很易引人注目,顧面子,乃必不可少也。 中、港兩地人視野之差異,對處理兩地之關係,誠不能忽視也。 國內消費文化是在乎產品能否給國人面子,夠不夠恢宏大氣:香港則因地方淺窄,觀念不免狹隘,抱著過完今天才再算之心態──短視也。(瑪莎拉蒂官方圖片)

借鏡也要講國情

《流浪地球》大賣除因屬大片,尚有一點一如評論所言,是其內容切合國人情感:電影講述地球異動,人類逃離,惟對國人,即使要流浪外太空,依然也拖著地球——對土地有感情也。 的確如是:比如歷代打仗,國人之主題,永遠都是抵抗外來侵略,守住每一寸土。大概是傳統中國以農立國,既務農則必依賴土地,而且歷史上國人,對征伐亦鮮有興趣,不像西方這邊要攻伐,那邊又攻伐,彷彿永無止境。西方人素以從商為主,哪處有工作則哪處走:德國某些人之人名末叫什麼斯基,擺明是東歐血統;法國也曾出個總統薩爾科齊,原來是匈牙利裔。當然倘若當地以生產什麼產品聞名,當地人會對當地有感情,然而那是因產品,無關土地——平治、法拉利、空中巴士,皆為例子。 既然《流浪行球》切中國人思想感情,則大賣同時,網上評價一面倒讚好,也就不奇怪矣:對比有《廉政風雲》,國內連討論者也寥寥,而究其因,不就是其內容都是香港瑣事,對國人,難生共鳴。 這裡則另外牽涉到一點:國人在向外找借鏡過程中,往往對這些借鏡背後之文化內涵,理解不足。抄別人尚不打緊,抄出四不像來才要命——囫圇吞棗也。小米為例子:小米常以模仿蘋果自居,只是仿得太表面,連發佈會上喬布斯之舉止,也走去模仿——擺明不知內蘊也。 這些四不像大部分情形下,非但讓人丟面,更不合國人之喜好:過去幾年國內出現一堆不堪入目之電影,常遭國人吐槽。究其因,是電影之思想感情,並非國人一套:好比把西餐一套強加於中菜上,對國人,不倫不類矣。另一方面,某些投資人甚至力捧一些油頭粉面,擺明抄韓國。然國人喜歡韓貨乎?事實是這些明星,也是國人痛恨對象:麥當勞去年找了一油頭粉面作代言人,結果在一片抗議聲中作罷。 《流浪地球》勝在有個小說原著作底,而原著作者在炮製科幻故事時,特意按中國本身文化去調整。因之故事看上去,沒那麼大違和感。 總言之,借鏡本身沒問題,借鏡時罔顧國情和國人愛好,才是重點。而外人看中國,也是看在中國自身文化。倘國人把外人文化抄到十足十,對外人,不看也罷。

流浪地球,華為,小米

《流浪地球》大賣在國內引起很大討論,蓋因在上映前看好其票房者,本就甚少。而票房大爆後,評價亦很兩極:好者當然說到好,而壞者則吹毛求疵,挑出各種毛病來,更說此片之內容,違背科學理論。 說科幻故事不科學未免無稽:科學有科學之邏輯,科幻則有科幻之邏輯,兩者不能混為一談。另一方面,任何電影都總有瑕疵,或不完善之處,就算荷里活大片亦然。倘因這些瑕疵去貶低,或否定某電影,則世間,恐怕沒多少戲具品質矣。那些批評之言依筆者看,沒事找碴而已。 按其實那些批評背後可能牽涉到一點,那就是《流浪地球》大賣,連同《戰狼2》、《紅海行動》之成功,反映國人看片之口味,正逐漸向大片進化。在此轉變中總有一些人有損失——都是些主打小片之投資者。尤其是小片生存空間一旦被大片壓擠,則意味於中國影市,難再小刀鋸大樹,一如早些年般。如此情形下那些小片投資者,焉能不詆毀此幾部大片? 換言之,那些小片之投資人,正是找碴者主力也。 這些小片投資者皆有些共通點,比如他們喜歡造星——謂之「小鮮肉」也,可能外表好看些,只是統統不知演戲為何物,尤有甚者,竟油頭粉面,女裡女氣;與此同時他們拍片速度快,可能一、兩星期完工,推出時,又會匆匆忙忙,嫌等一秒也太久;又為蒙騙外界,故意在票房數字上造假,讓人以為此等小片深受歡迎;這些投資者又特別愛定位予兒童、青少年,以為兒童、青少年之市場,才是金礦,因之他們旗下,也相當多低幼齡作品。簡言之,他們經營手法,彷如小米一樣。 撇開《戰狼2》、《紅海行動》不論,《流浪行動》據說已花足四年時間拍攝,且全皆花於特技、拍攝方面,害得主演演員,僅吳京寥寥幾個,而吳京,傳聞甚至私人注資幾千萬協助完工。如此看,《流浪地球》台前幕後,又多少像華為。 早些年中國影市供不應求,小米派乃當道;而今電影越來越多矣,質量漸成關鍵,自造就出一個個華為派,致力滿足國人口味。當然冥頑不靈者也有:難怪他們憤恨,極盡詆毀之能事也!

港產片人際遇日窘

一年一度賀歲對國內影市,似乎是個金礦:大概是國人在賀歲期間空閒多,能花時間看片。而今年賀歲檔情形,是與去年雷同:去年有重型大片《紅海行動》一支獨秀,而今年,則有科幻巨製《流浪地球》,且成文為止,票房榜已力壓群雄,一騎絕塵。 又有重型大片跑出,也是反映國內消費者消費時,是崇尚一個「大」字:《戰狼2》和《紅海行動》皆為先例。按國人選擇標準,看片重點是在夠不夠大氣,場面夠不夠恢宏,氣勢夠不夠磅礡——倘達不到,自引來一片吐槽聲。 如此看,是次賀歲檔尚有一點頗悲哀:今年也有港產片加入,只是成績不盡人意。像昔日港產片票房保證之成龍、周星馳,其新作表現,甚至比不上一部動畫片。且沒最糟只有更糟:尚有一部曰《廉政風雲》,票房墊底。 港片淒慘遭遇不難理解:以《廉》片為例,一看就知是TVB《廉政行動》之類,對今天國人,談不上吸引力;而一周一成,本就時不我予,只是二人,已是港產片人於國內之少數——重點在受歡迎程度。 換句話說,國內影市已有微妙變化:本來港產片人在國內倒很吃香,然而在與港產片人交流中,國人漸發現,只有少數確能帶來幫助,更多不過爾爾,何況隨著國人看片口味轉化,越來越多港產片人,已不適應當下國內市場。這從《戰狼2》可看出:一部國產大片只要學荷里活,就可刷新票房紀錄,而拍攝過程中,竟無一個港人參與。這對國內影人,會是什麼啟示? 具體說,國內影市爆發不過是近年之事:在剛爆發之時,國內影市一時間受限製作條件,引致供不應求,港產片人因此大獲起用——頗有飢不擇食之意。然而港產片製作水平,始終不及荷里活,在國內影市,面對荷里活片競爭,一些國人開始發現,與其借鏡港產片,倒不如師荷里活之長技,以制荷里活也。 《戰狼2》主演者吳京,正是如此想法:大概他清楚港產片究竟是什麼斤兩,於是引進荷里活人才,炮製出《戰狼2》。剛好,《流浪地球》也是吳京主演,而其主創人員,八成皆為土炮——當然也有借鏡荷里活。 既如此,則國人直接向荷里活取經,已漸成大勢也:其好處在於可真正學到東西,只是同時,港產片人生存空間會被壓縮——當國產電影越拍越有進步時,港產片人,只能與溝渠中之蟑螂,沒分別。